-
日期: 2015-04-29 | 来源: 麦垛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北京时间4月29日,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发表文章剑指不久前质疑“火烧邱少云”的网络舆论,大批历史虚无主义。在此之前,《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国防参考》等一批具有党政和军方背景的媒体纷纷走上前台,密集发声,高调亮明己方立场和观点,严正斥责消极不利的传闻和评论。不只如此,这些媒体同样也在批驳军中存在的无斗志、无血性的懦夫增多的现象。而在拿下军中贪腐分子之际,又慎言军队在阵痛之中所迎来的新生。
对于中共而言,军队改革事关重大
观察人士认为,这些媒体的活跃表现既是源于执政者要求其重夺舆论话语权的部署,也反映了在这场军队大整顿、大改革、大变局过程中,决策者不得不慎之又慎谨防“翻车”的心态。在执政者的立场上,既要对全面深入地改变军队旧有状态,大幅提高战斗力,又要勉力防止不可控事件的出现,且不致于因问题过多暴露而使其形象受损。在这些令观者眼花缭乱的表象之下,军队改革已然低调开场。
反腐揭黑 军媒紧急护盘
近一段时间,有关军队的讨论一直在舆论中激荡不止。尤其是在不久前网络中围绕“火烧邱少云”事件真伪的辩论中,带有军方背景的多家媒体冲得很靠前,发出了强硬的声音。在4月29日风波逐渐平息之际,《解放军报》仍然发文《不容历史虚无主义网上“任性”》继续追剿。其实,在其他一些有关军队的争吵中,该报都发出了重要声音。比如在4月28日,该报谈及军队文艺创作时,批评个别有点名气文艺人穿上军装,影响军队形象。
另外,解放军报社主办的《国防参考》杂志于不久前连刊《八问“拉黑”军人形象的史杰鹏》《人民军队和军人的荣誉地位岂容诋毁》《香港激进团体叫嚣“大陆人滚出香港”乃殖民自卑心态作祟》《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敢于“拔钉子、树旗帜”》等重头文章,由中国军网、国防部网、军报记者微博微信刊发。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等200多家网络和个人媒体群起转发。如此大张旗鼓的动作自然造成了极为可观的声势,使其声音无可争议地成为舆论主流。相应地,这些观点的说服力也随之增强。
相比之下,党报《人民日报》则将锋芒对向了军队。该报4月26日的文章称,网传军队改革版本致士兵人心惶惶。文章随后语气一转,直批军中驻足观望、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的现象,并要求传承红色基因,服从大局,服务大局。该报4月19日的文章则批评称,30余年无战事,畏缩不前的懦夫多了。文章还令人意外地透露出确有部分官兵持有“独生子死后家人无人照料”的心态。
有观察人士表示,其实,不论是《解放军报》还是《人民日报》,都是由中共统一领导和经营的媒体。这就保证了其基本立场的一致。不过,这两家媒体所发文章的意向却又呈现较大的差异。如果说《解放军报》在辩解袒护为主,《人民日报》以批评为业,则两者很像是各自扮演了“白脸”和“黑脸”的角色,恩威并施。
不过,如果放在当前军队所处的时势之中来看的话,更准确的理解或许应当是,中共亟须对军队进行深度变革,揭黑和批评在所难免。但是与此同时,又需要维护好军队形象,保持决策者对“枪杆子”的控制力。那么,也就需要清正和引导被改革者----军队的自我认知,也使舆论的压力也处于一种可控状态。毕竟,“兵者,国之大事也。”要清除军中害群之马,改变严重恶化的军中生态,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军事体系大幅重构,每一项都非易事,也需慎之又慎。
正如4月26日军队第三次公布“打虎榜”,祭出兰州军区联勤部原部长占国桥、湖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占俊和北京军区联勤部原部长董明祥三只“军虎”次日,由解放军报社主办的中国军网发表署名为“谢正平”(即《解放军报》政治部与评论部的笔名)的将近5千字文章《反腐风暴中的军队,你怎么看?》,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阐释军队反腐决策和由此发生的积极变化,军队在中国不可或缺的地位,军人应有的灵魂和血性,军队需要理解和呵护等。此篇文章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执政者对这支军队的复杂心理状态。-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