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7-28 | 來源: 六爻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德國 | 字體: 小 中 大
在西方老牌發達國家中,德國卻是壹個包括中國資本在內的亞洲資本不敢涉足的國家。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德國房市如此與眾不同?
7月16日,世邦魏理仕發布報告稱,過去兩年中國流向美國的投資占中國海外投資總額均超過1/5,其中大多數投資均流向位於主要城市的酒店和辦公樓資產。
面對這些來抄底的投資者,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國的房子都紛紛漲價,以致引發當地居民的抗議。
6月中國股變後,更多投資者逃離中國股市,在海外大量購買當地的房產。不過,在西方老牌發達國家中,德國卻是壹個包括中國資本在內的亞洲資本不敢涉足的國家。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德國房市如此與眾不同?
這得回到德國歷史來討論。吸取納粹崛起的教訓,1945年5月頒布的聯邦德國基本法在序言中指出,“我德意志人民,認識到對上帝與人類所負之責任,願以聯合歐洲中壹平等分子之地位貢獻世界和平”。
基本法第拾肆條明確規定“財產權及繼承權應予保障,其內容與限制由法律規定之”,“財產權負有義務。財產權之行使應同時有益於公共福利”。
根據這些原則,德國的住房政策必須以保障居民住房為房地產政策的基本出發點;為了落實這項精神,德國房地產調控將反對住宅空置、反對房產炒作作為其核心思想。
為了促進房產市場供求關系平衡,德國政府嚴格監管土地銷售和租賃。德國居民珍視土地私有權,開發商很難壟斷房產市場。德國的房貸條件非常嚴格,新購房產必須繳納高額綜合稅率。
鑒於住房還有財富積累屬性,為了公平正義,德國政府依據遺產法和稅收制度,對住房繼承人/受贈人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征收遺產稅或贈與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