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9-14 | 来源: 星岛日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难民 | 字体: 小 中 大
本报记者张文慈报道
叙利亚难民危机发生後,加国越南裔社区反响较大。他们认为,加国在1970年代中後期,大规模接受越南船民的前例,或可作为参考。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CBC越南裔记者Jude Trinh曾讲述,她父母当年如何带着她和妹妹逃难的过程。当时她只有4岁,而妹妹只有两岁。她说,如果按照今天的筛选标准,她和家人在1979年,就无法来加拿大了。例如,她采访的一个教会想要赞助叙利亚难民,在预筛阶段就已经等了一年多。她还计划和家人朋友一起,凑够5个人担保一位叙利亚难民,但从联邦移民部(CIC)网站上了解到,整个过程最少要11个月,最长要54个月,这使他们感到心灰意冷,她呼吁放宽限制,大规模接收难民。
加国大部分越裔曾是难民
另据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报道,加拿大大部分越南裔居民都是在1970年代中後期,即越南战争结束之後,逃离越南的难民。当时,大约有超过100万越南人逃离家乡,他们首先乘坐木船,沿湄公河抵达马来西亚的难民营。这些越南人冒着生命危险逃离,乘坐的木船也大多超载,因此被称为船民。成功逃离越南的船民,有些要在集中营呆上几年的时间。他们当中更幸运的一些人,被容许以难民身份移居加拿大。
1975到1976年,加拿大接收了5,608名越南船民。在加拿大民众加快接收越南船民的呼吁之下,加拿大政府决定依赖公众接收船民。1979年,加拿大出台了政府与个人匹配方式,这一方式规定加拿大个人(也包括教会、企业以及公民组织)每资助一名越南难民,加拿大政府也相应资助一名难民。
据维基百科统计,自1975至1997年期间,美国、澳洲、加拿大是接受越南船民最多的3个国家(见附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