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3-11 | 來源: 東方日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北京 | 字體: 小 中 大
實踐證明,用和平方式、政治談判解決朝核問題,其結果就是平壤爭取到了必要的時間不斷發展核武器,發展運載火箭、戰略導彈技術,對東北亞、對中國,甚至對美國的核威脅愈來愈大。金正恩聲稱北韓的核力量已可「先發制人」。
可見,和平方式、政治談判解決朝核問題是完全失敗的。再這樣走下去,只會讓北韓的核武更加發展,核威脅更大。現在大概只有美國還可以「略為放心」,北韓的核彈還不能打到美國本土。但美國在南韓和日本的駐軍、人員、裝備都在朝核可能打擊范圍內。南韓、日本、中國、俄羅斯本土都在朝核威脅之內。面對這種「核形勢」,誰要是還幻想以和平方式、政治談判解決朝核問題,那就真是愚不可及,自尋倒楣。
和平方式不行,就只能武力解決。壹是用武力摧毀朝核設施及儲備;贰是用武力摧毀金家政權;叁是用「斬首行動」幹掉金家王朝首腦,導致北韓政權更替,放棄發展核武、銷毀核武。這樣做要面對的風險和代價是南韓要經歷壹定的戰爭災難:壹是有可能遭到北韓導彈(包括載有小型核彈頭?)的打擊;贰是數門大口徑火炮對首爾狂轟。對前者的威脅和反制之道,是美韓正在磋商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對此,盡管聯合國安理會已通過了對北韓最嚴厲的經濟制裁決議,盡管中國強烈反對,美韓的這壹「軍事自衛」部署看來是勢在必行的。
對大口徑火炮的轟擊威脅,或許將是南韓難免付出的戰爭代價,難免付出的「壹勞永逸」解決核威脅、核打擊的代價。只是如果美韓對北韓的軍事行動部署得好,打擊迅速、准確、有力,以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代價便可減至最低。
如果雙方真的動武,北京當然最好、也只能坐山觀虎斗;根據結果再定政策。-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