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4-04 | 来源: 腾讯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最近,一则旧事成了新闻。大年初一,为了抢救一个高危产妇,浙江宁波一家医院的产科医生连续做了4个小时手术,保住了大人和孩子。但产妇没有道谢,还选择了逃费。按照医院规定,医生们不得不部分承担2万多元欠款。消息传出,很多网友一方面赞美医生道德高尚,为此感动,另一方面则谴责产妇道德败坏。如何看待这个事件?

逃费固然不对,但可恨之人或有可怜之处
医生恪尽职守,保住大人和孩子,对产妇一家有再造之恩,结果产妇却选择了逃走,让医生承担罚款。这种近乎“恩将仇报”的举动让网友愤怒不已,不少人认为对这种“恶意逃费”应该严惩,否则医生再也不敢救死扶伤了。
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事发情况截图

不过,产妇逃费不一定是出于恶意。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可以作为佐证,这位产妇住院时,家人是交了5000元的,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占医院便宜。医生也承认“如果只是平平安安生下孩子,这些钱也差不多够用了”,但碰上了紧急大出血,抢救加住院,费用到了2.7万,产妇才选择逃费。
逃费固然不对,但她和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一样,是一个几乎被医保忽略的群体:灵活就业的大都没医保,有医保的也常常断交。即使有新农合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异地报销不仅难,比例还低。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基金都不完善,“小病拖,大病扛,扛不住了返乡啃爹娘”,才是很多人异地就医的真实写照。
在这种医保水平下,虽然产妇逃费道德有亏,但过于苛责她却也显得不近人情。
需要注意的是,别让“背锅善举”成为阻碍先看病后付费的借口
先看病后付费是国际惯例,实行这个模式,困难家庭不必等到凑够钱就敢进医院,普通人也能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但不少医院却一直反对,坚持先收费后看病,他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担心逃费。
此次“医生背锅善举”不仅让他们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例证,甚至让不少网友也对“先看病后付费”产生怀疑----怪不得医院要先收费后看病,否则逃费都是医生和医院埋单。
实际上,我们在过去的专题中已指出,因为担忧逃费而反对先付费后看病是杞人忧天。以全国最早的试点城市山东济宁为例,2010年地开始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到2013年1月,累计受益人群84万余人,并未出现1例恶意逃费的患者。
在大医院的试点也好于预期。成都市二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试点先看病后付费一年后,也仅出现236例逃费者,逃费患者不足1%。医院也称总体上好于预期,能承担风险。
那先看病后付费不能执行的症结是什么?还是我国医保统筹水平太低,异地报销难,再加之医保支付制度不合理,外地患者集中的大医院,如果实行先看病后付费,资金周转可能出现问题,逃费并非症结所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