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6-20 | 來源: 嘉崎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948年八月初,“勝利”號輪船從紐約啟航,駛往傲德薩……因處置不慎,致使電影膠片著火,船在途中發生火災。有人員傷亡,死者中有馮玉祥元帥和他的女兒。該船已被帶至傲德薩。調查仍在進行中。”這篇報道還說,裝殮馮玉祥屍體的靈柩已空運到莫斯科,按照元帥遺孀的願意,屍體已被火化。死者的幾名家眷、蘇軍和社會代表參加了葬禮,死者享受到了陣亡軍人的待遇。馮玉祥身死“勝利號”,這壹事件在西方轟動壹時,歐美媒體紛紛報道,但蘇聯報紙對這壹“不幸事件”卻諱莫如深。
馮玉祥戎裝照(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48年9月5日,蘇聯《紅星報》最後壹版不顯眼處,刊登了壹條塔斯社的快訊,標題為《“勝利”號輪船發生不幸》:“傲德薩9月4日電:八月初,‘勝利’號輪船從紐約啟航,駛往傲德薩……因處置不慎,致使電影膠片著火,船在途中發生火災。有人員傷亡,死者中有馮玉祥元帥和他的女兒。該船已被帶至傲德薩。調查仍在進行中。”這篇報道還說,裝殮馮玉祥屍體的靈柩已空運到莫斯科,按照元帥遺孀的願意,屍體已被火化。死者的幾名家眷、蘇軍和社會代表參加了葬禮,死者享受到了陣亡軍人的待遇。
這篇快訊引起了俄羅斯黑海艦隊老兵奧克佳布裡·巴爾·比留科夫的好奇。要知道,在1948年秋,馮玉祥身死“勝利號”,這壹事件在西方轟動壹時,歐美媒體紛紛報道,但蘇聯報紙對這壹“不幸事件”卻諱莫如深。
當時巴爾即將從加裡寧格勒高等海軍學校畢業。他想方設法打探情況,但除得知已成立壹個高級調查委員會外,什麼也沒有打聽出來。幾個月後,巴爾從加裡寧格勒高等海軍學校畢業,被授予了海軍准尉軍銜,並再度被派回黑海艦隊。雖然他聽說關於“勝利”號的調查正在進行中,但怎樣進行的卻幾乎無人知曉。巴爾後來還打聽到,調查在保密狀態下持續了幾個月,斯大林曾親自過問進展情況。1949年初,蘇聯法院對這壹事件進行了秘密審判。“勝利”號上的相關人員被判有罪,後來也沒有得到減刑。
在1948年秋前往蘇聯,這對馮玉祥來說絕非偶然。1948年7月,應中共中央邀請,他准備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如果不是在歸國途中遭遇不幸,他也許會在新中國政府中擔任要職。作為未來新中國的關鍵人物之壹,他的意外辭世給人們帶來了不盡的猜測。
由於極想解開馮將軍身死之謎,巴爾經過多年鍥而不舍地研究查證,尋找與當年事故有關的細節,試圖揭示“勝利”號火災的真相。
“勝利”號
贰戰結束後,蘇軍打撈起壹些半沉的德國舊船,在德國造船廠進行了維修,然後將其充實到了蘇聯商業船隊。在這些船只中,有壹艘1928年造的班輪“伊貝利亞”號。該船滿載排水量為14039噸,全長153米,寬18.6米,高18米,舷高9米,吃水7.49米,航速15.5節(28.7公裡/小時)。蘇聯船隊接手後,為它起了個驕傲的名字,叫“勝利”號。在那個年代,它算得上是壹艘相當大型的客貨兩用船,可以搭載旅客340人,並可同時裝載4000噸貨物。
經過改造,“勝利”號的載客量達到了600人。分布於肆層甲板的客艙檔次各不相同,既有寬敞明亮的高級包間,也有下層甲板狹窄擁擠的小艙。為向乘客提供配套服務,船上設有壹個音樂沙龍、數個餐廳、幾間寬敞的休息室和其他公共活動場所。在船頭和船尾還有六個貨艙,可以存放乘客攜帶的物品和商業貨物。這艘船的救生設備不錯,約有拾條大舢板和大量救生圈。但船上消防設施明顯不足,輪機艙內的消防泵只能在局部使用,無力撲滅大火,或撲救船橋及別處的火災。為了彌補這壹缺陷,船上的辦公場所和走廊到處都擺滿了滅火器。
1948年春,“勝利”號被劃歸黑海航運局,開始往返於傲德薩和紐約之間,沿途搭載從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回蘇聯的旅客和貨物。“勝利”號船上乘務人員共計199人,船長帕霍洛克是壹位經驗豐富的老海員,從小在海邊長大。他的防火助理叫納博金,接受過專門的防火培訓。船上其他指揮人員也都經驗豐富,完全能勝任本職工作。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