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6-23 | 来源: 联合新闻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脱欧 | 字体: 小 中 大
2016年6月23日的英国即将迎来历史性的一刻,在本文刊出的同时,脱欧公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24小时之后的此时,不论是「脱」还是「留」将皆已成定局,但这场喧嚣已久的公投所留下的政策遗绪,因过于深刻自然不会轻易的散去。
英国现任首相卡麦隆(David Cameron)与前任伦敦市长强森(Boris Johnson)是「留欧」与「脱欧」两大阵营的代表人物。2001年一同从牛津郡选区进入英国下议院的两人渊源颇深,年龄只有两岁之差,中学时期一前一后地进入伊顿公学、同侪关系持续到英国最高学府----牛津大学,此时的强森与卡麦隆经历了那段最为人瞩目、放荡不羁的「布灵顿俱乐部」(Bulligdon Club)岁月;毕业后短暂各奔前程,又于2001年踏入政坛「再续前缘」。
脱欧争议的催化下,牛津双雄的对决从小报的坊间八卦,一夕间转为现场直播的政治时境秀。 图/美联社
两人的「同学情谊」常被外界臆测为微妙的竞争关系,尽管强森于2005年大选期间力挺卡麦隆角逐首相之位,「卡麦隆继任者」的谣言有如涂了强力胶的标签,多年来黏贴在强森身上、充斥于英国政坛。此次欧盟议题上,两人平行的政治理念不仅折射出英国人对欧洲两种毫无交集的政治姿态,脱欧争议的催化亦将当前保守党的政治生态赤裸裸地暴露于世人面前,牛津双雄的对决从小报的坊间八卦,一夕间转为现场直播的政治时境秀。
卡麦隆与强森曾是牛津大学的贵族男子社团「布灵顿俱乐部」的成员,而当年他们的社团在1987年所拍摄的团照,在25年后也成为英国精英政治的阶级象征。但后来保守党方面为了避免对手将这张照片拿来作政治宣传,因而向像片的版权持有公司施压,封杀了市面上授权留传。图中的这张照片是英国《Channel 4》电视台在2009年的纪录片影集《当鲍里斯遇上大卫》的剧照复刻版,前排左三就是强森,而后排左二则是卡麦隆。 图/《Channel 4》剧集宣传照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