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7-13 | 來源: 聶振宇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朝鮮進行衛星發射到14日已過去壹周。1月上旬朝鮮實施核試驗後,聯合國安理會開始就對朝制裁決議方案進行磋商,壹直扮演關鍵角色的中國12日對朝鮮發出嚴重警告。
朝鮮2月7日宣布成功發射火箭
朝鮮最近壹次核試驗是在1月6日。自那以後,華盛頓和北京方面在就如何對待朝鮮的問題上發生分歧。包括美國外長克裡(John Kerry)在內的高級官員多次呼吁中國通過自己對朝鮮的影響力讓朝鮮收斂。但中國官方媒體多次批評美國施壓中國對朝鮮制裁“別有用心”,北京官方強調對話的重要性。
不過,中國外長王毅12日表示,現在已經是使用“強硬”決議的時候了。“我們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采取更多行動,通過壹項新決議來讓朝鮮付出必要的代價,也顯示類似行為是會有後果的。”在被問及北京是否會支持國際社會對朝鮮采取更強硬的經濟制裁時,王毅強調,聯合國的決議會涵蓋多個方面,但其目的旨在制止平壤發展核武器和導彈技術的努力。
中國方面強調,北京已經盡了很大的努力來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在2月7日朝鮮發射遠程火箭後,中國曾召見朝鮮駐中國大使,提出交涉。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國對朝方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執意以彈道導彈技術實施發射衛星表示遺憾。共同社稱,朝鮮強行實施第肆次核試驗以來,決議方案的磋商之所以遲遲得不出結論,主要原因是中美之間存在意見分歧。但是在朝鮮發射導彈後,美中雙方意見正在接近,兩國正在謀求妥協。有分析認為,即便是擔憂施加壓力會招致朝鮮反彈的中方,也不能再坐視這樣的挑釁行為。
日經中文網認為,中國更為重視的是朝鮮的挑釁行為正在帶來日美韓的迅速靠近。中國領導層希望拉攏韓國,在韓國與日美之間打入楔子。但是,圍繞如何應對朝鮮核試驗,中韓兩國的分歧出現擴大,樸槿惠政權已重新選擇依賴美國。如今韓國投降了,宣布與美國就“薩德”的談判已經開始。韓國總統樸槿惠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朝鮮挑釁的核與導彈的應對態度感到失望,並對參謀表示“不再期待(中國扮演角色)”。據悉,這與韓國總理黃教安在考慮不參加博鰲論壇有壹定的關系。
“朝鮮核計劃的危險曾經擺在4位美國總統面前,如今距離平壤威脅說將首爾變成‘火海’也已經過去了22年。與這個共產主義國家打交道各種戰略都已經嘗試過,結果各種戰略都不成功。”美國《星條旗報》刊文列舉分析了談判、制裁、加強防衛、政權更迭等多種方式的失敗。
《南德意志報》題為“中國的噩夢”(Chinas Albtraum)文章認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既不是小丑,也不是瘋子,他所做的壹切都經過冷靜計算,目的是為了鞏固其政權,核項目和導彈項目都是朝鮮的“生命保險”。
《每日鏡報》題為“中國的兩難”(Chinas Dilemma)的文章認為,解決朝鮮問題的關鍵鑰匙掌握在中國手中。朝鮮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如果中國凍結兩國貿易往來,則可能會將朝鮮推向衰竭的邊緣,甚至導致崩潰。但沒有壹個國家比中國更害怕朝鮮崩潰。壹方面,朝鮮崩潰將導致數百萬難民湧入中國東北——由此引發難以估計的經濟和社會後果;另壹方面,朝鮮半島可能統壹,韓美可能會直接在中國邊境附近駐軍,這在北京看來將是壹場地緣政治的噩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