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9-21 | 來源: 笨鳥文摘 | 有4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日常保健 | 字體: 小 中 大
本文專家
陳淑長,教授,主任醫師,1940年出生,第肆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擅長治療周圍血管疾病及外科疑難雜症。
皮膚光潔無斑、面色紅潤少紋、頭發濃密亮澤、身材不胖不瘦,看上去頂多伍拾多歲,實際上今年已經76歲啦!她就是——國家級名老中醫陳淑長。
健康的5個標准,她全做到了!
陳淑長,是我國最早研究周圍血管病的女專家。陳淑長平常的時間“檔期”常被排滿:每周出5個半天的門診,帶教博士後,還有幾位全國中醫優才拜她為師,周伍六日參與社會工作、授課及會議等,間隙有時還要應邀錄制健康節目。
陳淑長認為,健康有5個標准:
吃飯有食欲睡覺睡得香排泄無障礙思維反應快運動不費力
“我今年76歲,這5條全都做到了。”她笑語,“這得益於我選擇了中醫,懂得中醫養生。”
壹日叁餐,她原來是這樣吃的:
早餐:叁柒、大棗、核桃共用
按時按量吃早餐,牛奶、麥片、葡萄幹、奶酪、面包片等,最後把壹小勺(1~3克)叁柒粉混在少量牛奶中喝下去。
叁柒藥性平和,能夠活血通脈,幫助血液循環,早晨喝了之後,大腦血液供應狀態良好,壹整天用腦之後不感到疲勞,並且對大腦和心髒都有好處。
服用的結果:全身氣血充盈,血管好,身體組織器官就能得到滋養,少生疾病。
中餐:富含蛋白質,多吃蔬菜
陳淑長工作緊張時,她有壹個“速食飯”,即把肉切成丁加上點醬油、黃酒、蔥花和姜末壹起醃壹下,然後放在電飯鍋裡與米飯壹起燜,再做壹個西紅柿或黃瓜雞蛋湯,保證每頓飯膳食結構合理。
晚餐:飯前吃仨棗,壹輩子不顯老
憑借著學到的中醫知識,陳淑長發現大棗是所有藥用食物裡健脾益氣效果最好的,而且食用後不會導致水濕停留。從那之後,她居然迷上了吃棗,壹吃吃了50年。
說到吃棗,她回味悠長地說:
“如今的好狀態真是和健脾有關,這個棗是‘早’的諧音,真是讓我早早就知道了中醫養生的關鍵。”
她的吃法是:
每天晚飯前,先吃上6個棗、1個核桃(可以通潤血脈、潤膚潤發),而且是換著花樣吃。
比如煮熟後放蜂蜜或紅糖或冰糖,之後再吃飯,身體就能正常地吸收營養和排泄廢物,脾胃運化好代謝就正常,人體就處於平衡狀態,體型就保持得好,不會發胖。正所謂棗養氣血,“壹日吃仨棗,壹輩子不顯老”。
血管健康,人壹定漂亮
如果壹個人心髒功能很好,血管很健康,他/她壹定是“漂亮”的:氣色紅潤、皮膚透澤,多不長斑,而且,皺褶也會比同齡人少些。
腳離心髒最遠,壹定要保暖
保暖方面,注重暖腳,下肢暖全身怡。陳淑長穿鞋從來都穿蓋腳趾頭的鞋。腳離心髒最遠,血液的供應少,再加上腳的表面脂肪層又薄,它的保溫能力比較差,極易受寒,而“寒從足下生”,“寒則凝”,還會引起胃痛、腹痛、腰腿痛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