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1-09 | 來源: 飛春讀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皇後 | 字體: 小 中 大
日本有句諺語:“可恨的媳婦照樣生出可愛的孫子。”
壹句話爆出至少兩個信息:1.婆媳矛盾是日本生活常態;2.生兒子是大事。
日本文化來自中國,生活方式和文化風俗大多可從中國找到相似之處。“婆媳文化”也是如此。
贰戰時,日本皇後叫久邇宮良子,侵華天皇裕仁的媳婦。今天就說說她,和她“可恨的”兒媳美智子。
少女良子
1917年,皇太子裕仁17歲,大臣們給他挑了3個公主,讓他媽挑選。他媽挑選了良子,也恰好是裕仁的意中人。
不過,當時有大臣提出,良子的母親有色盲症,堅決拒絕有這樣家族史的人嫁入皇室。怕影響皇嗣的基因。最後,經過兩派反復斗爭,裕仁還是勝了。
1920年,兩人結婚。
裕仁與良子
嫁入皇室,唯壹的作用就是傳宗接代。但這個出身也是親王的媳婦,與丈夫裕仁有遠房的血脈,兩人雖不是嚴格的近親,但壹開始就是生不出兒子。
大臣們紛紛讓裕仁納妾,或者幹脆提醒他退位,讓能生兒子的他的弟弟當天皇。
母因子貴,父因子福。媳婦生不出兒子,直接威脅到自己的天皇皇位了。巨大的輿論壓力下,裕仁和良子夜夜造人。
有志者事竟成,1933年,兒子明仁出生。
壹切風波驟停。
生下明仁後,良子神情輕松-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