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2-14 | 来源: 东方手艺人微信号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每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个精美绝伦的瞬间都凝聚着岁月与人生的坎坷沧桑。
寻找最东方千名手艺人,续一段时光在此传扬。
以物动人· 以手言心在那个文化灿烂的民国历史中,众多文人墨客,才子才女依次粉墨登场,如果说把才子佳人比作一艘华美的巨轮,那么胡适之就是绝对的领航者之一。他是中国主动支持推翻文言文,宣传白话文的领袖之一,他更是一个文化全才,几乎各个领域他都有涉及,文化,历史,美术,音乐,无一不通。
他不是每个领域的最顶尖的大家,但是,却博学多才,博古通今。他更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也是北大的校长,培育很多的栋梁。他也被提名过诺贝尔文学奖。
1912年正月,郭沫若屏住呼吸揭开盖头,发现新娘竟长着“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他立马奋身奔出洞房,五天后离家出走。
郭沫若说:“隔着口袋买猫,交定要白猫,打开口袋却是黑猫。”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一生无子女。
1906年,鲁迅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
新婚晚上,他独自睡进了书房。
第三天,他从家中出走,去了日本。
鲁迅说:“她不是我的太太,只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1926年,鲁迅赴上海与许广平同居。
朱安独守空房41年,一生无子女。
清末民初,喝过洋墨水或富贵显达者,纷纷追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之新观念,抛弃包办婚姻与糟糠之妻遂成新潮流。
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却是一个例外。
胡适13岁时,母亲便做主给他定了婚。
订婚后15年,胡适与江冬秀从未谋面。
胡适内心也曾抗拒过、疑虑过、矛盾过,但终因“不忍伤几个人的心”而没有推翻婚事。
“我深深懂得旧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1917年,留美归来的北大教授胡适迎娶了江冬秀。
史学家唐德刚说:“这位小脚、眼有翳、爱打麻将的女人,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位福人。”婚后,胡适写了一首诗自我宽解:“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
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这便是胡适——言而有信,行而有义。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