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2-18 | 来源: 新浪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有报道我国38所自主研发的米波三坐标雷达(反隐身骨干警戒引导雷达)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前有消息称其发现并监视了F22A隐形战机。世界多个国家都有研制反隐身雷达,中国型号众多。
近日,由国防科技工业局牵头组织评选的2016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明星武器公布。在评选出的国内十大明星武器中,有两款远程相控阵警戒雷达入选,分别是YLC-8B机动式预警相控阵雷达和JY-27A远程警戒雷达。这两款雷达各有特点,但是相同之处在于都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并且专门针对反隐身能力进行了加强。这两种同类型装备同时入选2016年度国内十大明星武器,足见国防工业对于反隐身领域的重视达到了相当重要的程度。
YLC-8B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研制生产。中电14所被誉为“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内陆、海、空以及战略火箭军装备的大部分高性能雷达都是由该所研发的。JY-27A出自同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第38所,该所同样是我军高性能雷达的主要研制单位之一。虽然都是主打反隐身能力的远程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YLC-8B与JY-27A却工作在不同的波段,因此在探测性能和结构设计上有着不小的差异。在实际使用中,YLC-8B与JY-27A往往要配合工作,进行性能上的互补,以达到最优的作战效能。
东海发现F-22A
去年2月,《解放军报》曾经刊登了一篇题为《战鹰翱翔扞卫海空安宁》的文章。文中称,2月10号上午10点左右,东海舰队在我东海防空识别区附近发现不明目标,并且立即出动海军航空兵战机飞赴目标空域,对其实施查证。当时,正值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之时,美国空军派遣4架F-22A战斗机部署至韩国。因此,外界纷纷猜测中国军方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发现的正是F-22A。
之后,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在2月19日发表了题为《中国雷达可以追踪美国的F-22A“猛禽”隐形战斗机》的文章,表示中国研发的先进反隐身雷达完全有可能发现F-22A。此后,在2016年11月举行的第11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同时展出了YLC-8B和JY-27A。而据信在今年2月发现美军F-22A战机的,正是当时还在部队试用中的YLC-8B。
对于F-22A这种第二代隐身战机来说,其在隐身能力、机动性、超音速巡航、机体内部武器及燃油载荷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取舍和平衡。事实上,当初YF-22与YF-23进行原型机竞标时,美国空军经过测试,发现后者的隐身性能要超过前者。但是,经过综合性能的比较和权衡后,美国空军最终选择了YF-22。因此,所谓的现有雷达完全发现不了F-22A这种论调,只不过是美国对外宣传释放的烟雾弹罢了。
目前,几乎所有采用隐身设计的第五代战斗机在YLC-8B和JY-27A这类工作在UHF超高频(前者)、VHF甚高频(后者)的大型陆基警戒雷达面前,都是无处遁形的。
不过,面对中国最先进的远程反隐身雷达,美国媒体还是希望自圆其说,比如F-22A在远程转场飞行中往往都要在机翼下挂载2具大型副油箱,以增加航程,这样就等于破坏了该机的隐身性能;或者F-22A即便不携带副油箱,也会在机腹下挂载1具龙勃透镜反射器,人为地增加该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使得己方雷达能够发现本机。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在2016珠海航展首日进行短暂飞行表演的2架中国歼-20战机,就在机腹下挂有龙勃透镜反射器。
但是,即便是F-22A采用无外挂的全隐身状态接近我国防空识别区,以YLC-8B和JY-27A的性能来说,除了能够发现该机,还能实现航迹跟踪,这就为进一步锁定甚至击落该机创造了条件。YLC-8B采用UHF工作频段,一般称为分米波,而JY-27A工作在VHF频段,属于米波。这两种雷达波对于F-22A这种外形尺寸较小的隐身战斗机,只要辐射功率足够强,就完全可以在机身较大的部件,如垂尾、平尾以及机翼前后缘上产生电谐振,从而形成较强的回波。而且,机身表面涂覆的吸波材料涂层对于分米波和米波来说,也是完全无效的。这便是YLC-8B和JY-27A得以发现F-22A的主要原因。-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