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4-12 | 來源: rcinet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加拿大新壹季議會今天(10月16日)開始,在第壹天的日程上,除了宣讀《施政綱領》,還有壹項重要內容就是授予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加拿大榮譽公民”。
這位16歲的女孩兒是第六位獲得這項榮譽的人,其他獲得這個稱號的還有此前的南非總統曼德拉,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以及緬甸民權運動領導人昂山素季等。
馬拉拉.尤瑟夫扎伊(Malala Yousefzai)從拾壹、贰歲開始就在網絡和公開場合宣揚女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她的行為激怒了伊斯蘭極端組織塔利班。在2012年10月9號,兩名恐怖分子在馬拉拉放學的校車上對她近距離開了叁槍。
馬拉拉奇跡般地幸存下來,而且,她用更大的聲音反對伊斯蘭極端勢力對女性的限制,她還成立了“馬拉拉基金會”推動世界各地女孩兒擁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她剛剛出版了自己的自傳,就叫《我是馬拉拉》;在上個星期,她獲得了歐洲人權方面的重要獎項“撒哈羅夫獎”;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發之前,她是年紀最小的被提名者,也是最熱門的人選之壹。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著名節目主持人楚芒提在上個星期采訪了她。
為什麼要把這本書叫做《我是馬拉拉》呢?
馬拉拉介紹說,在2012年的10月9日,我和同學們在放學回家的校車上。我記得那天考試,考了《巴基斯坦研究》,我考得不錯,非常開心。那天封路,路上沒有什麼人。兩個男孩子 – 我叫他們男孩兒,因為他們不過20出頭 – 站在路邊。然後,他們截停了車。我聽見其中壹個問司機,誰是馬拉拉?
馬拉拉現在已經完全無法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不過,坐在她身邊的好朋友告訴她,她當時什麼也沒有說,只是死死攥住好友的手,眼睛盯著那“男孩兒”。只壹秒鍾的功夫,槍聲響了。壹顆子彈穿過她的左眼,另壹槍在脖子,子彈從腰間穿出,還打傷了馬拉拉小伙伴的手。
馬拉拉說,我當時,什麼也沒有說,而現在,她用這本書來回應那個問題,誰是馬拉拉?
馬拉拉在采訪中,壹再感謝自己的父親。馬拉拉的父親齊亞丁在巴基斯坦東北部的斯瓦特縣開設了壹所學校 – 那間學校從4個學生開始,現在已經有1,100名學生了。而且,即使在塔利班的嚴厲禁止下,他依然鼓勵馬拉拉去學校。
馬拉拉說:“我父親認識到,這是馬拉拉,是我的女兒,她會和她的兄弟擁有同樣的權利,受到教育的權利。他從來沒有試圖剪掉我的翅膀,而是給了我自由,學習的自由。”
斯瓦特地區是巴基斯坦著名的旅游勝地之壹,被稱為“巴基斯坦的瑞士”,有美麗的雪山,冬季可以滑雪,還有漂亮的山谷和溪流。
不過,在2004年前後,伊斯蘭極端組織塔利班開始出現在斯瓦特地區。他們宣布女孩子不准上學;女人不能單獨出門、不得進入集市。馬拉拉形容說,即使是最微小的事情,比如男人的胡子短了些,女人沒有遮住面孔,都有可能被當街鞭打,甚至殺害。為了阻止女孩子上學,他們還炸掉了許多允許女孩子上學的學校。
也是在那個時候,馬拉拉開始思考。她說,看到這些,我覺得,我們為什麼要保持沉默?我們為什麼不發出聲音,扞衛我們受教育的權力?我們還應該告訴世界這裡發生了什麼?我不希望斯瓦特變成另壹個阿富汗。
馬拉拉開始在BBC網站上用“矢車菊”的筆名撰寫博客,揭露和譴責塔利班的暴行,呼吁女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她說,極端恐怖組織是濫用了伊斯蘭的名字,他們不是真正的伊斯蘭。而且,他們又是憑什麼來規定女人怎麼應該生活?
馬拉拉和其他勇敢的女孩子繼續上學,她們把書本藏在袍子裡,穿者家常的衣服,裝作在街上閒逛。馬拉拉也因此更加意識到受教育權利的可貴,男女應該平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