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0-30 | 来源: 文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金庸 | 字体: 小 中 大
一个时代的结束!
据港媒报道,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金庸先生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着有《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感恩他为我们留下一个江湖!
金庸先生祖父查文清,是金庸极为敬重的长辈,查老先生是光绪朝的进士。这个进士功名,其稀缺程度不是当今名校大学毕业生能比的。金庸先生的家教到底有多好?这样的家教背后又需要什么样的家世支撑?
金庸把玩的雕版有多珍贵
1924年,金庸出生在这样一座大宅院中:“这座大宅子有五进,前厅挂着一块大匾,是康熙皇帝给我祖先查升写的堂名,‘澹远堂’3个大字周围有9条金龙作装饰。”
金庸得意地向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说:“查文清先生编了一部‘海宁查氏诗钞’,有数百卷之多,但雕版未完工就去世了(这些雕版放了两间屋子,后来都成为我们堂兄弟的玩具)”。
现代人看到金庸小时候拿家里的雕版当玩具,只是在感慨查家的文化底蕴,却不知道支撑这文化底蕴的是怎样的经济实力。在宣统初年,湖南的刻字工每刻100字要领取130文报酬,线装书一卷没多少页,但刻字工一卷书刻下来挣好几两银子是毫无问题的。若以米价折算,这些刻字工的千字报酬甚至不比当今签约作家的稿费低多少。刻字工都这么贵,所以查家自己刻书,那是家产极为丰厚的象征,更何况是几百卷的雕版,堆了整整两间大屋。就这些金庸小时候拿来当玩具的雕版,至少要花上千两银子。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