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2-09 | 來源: 站在山頂看山溝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電影踏上征程。
《流浪地球》是壹扇緩緩開啟的大門,透出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壹線光芒。中國科幻是條漫長的路,未來很長壹段時間裡仍然需要劉慈欣這樣的老前輩作者,但或許並不需要腦殘粉。
“我最喜歡劉慈欣的壹點就是,他可以把這些高高在上叫囂文學名詞的人氣的嗷嗷直叫……你盡可以說他是迎合理科生與科研民工,對善良與人性光輝充滿敵意。怎麼啦,理科生就不能發展出自己的爽文了?”
這是壹條經典的討論劉慈欣作品為何好的微博:我之喜歡劉慈欣,是因為他的作品是理科生的、技術的、反文科生的、反詩意的、反人文的......每當大劉成為大眾討論科幻的話題中心,這樣的言論絕對不會少見,這次也不例外。
如今我們迎來了所謂的“科幻元年”,中國科幻作者和科幻電影的制作水平已經擁有相當不錯的成績,但我們對科幻的欣賞能力卻並不見得提高了多少。中國科幻在未來的很長壹段時間裡仍然需要劉慈欣這樣的老前輩作者,但或許並不需要腦殘粉。
只有幾個代表人物的中國科幻,畢竟還顯單薄。
他們喜歡的不是科幻,而是黑暗森林法則
再也沒有比“黑暗森林法則”更深入中國讀者頭腦的科幻概念了,前不久科學家連續發現深空信號的新聞,被營銷號大肆炒作為“疑似外星文明”之後,票圈被“不要回答!”刷屏了整整壹天壹夜。
對陌生高級文明的擔憂和對技術優勢的極端推崇,是《叁體》狂熱粉的顯著表現,《叁體》能在中國衍生出眾多黑暗森林法則的信徒是有道理的,不少人總能在漫長的歷史中找出事例,來作為這套小說理論的佐證。
不少評論者都認為,強調技術優勢、強調控制、宣揚人類作為壹個整體面對生存問題這些元素都表明《叁體》是壹部有著“黃金年代”色彩的科幻小說,而彼時的西方科幻作品,大多宣揚探險精神和技術樂觀主義——某種程度上,科幻文學就是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和啟蒙運動的產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