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2-16 | 來源: 融資中國雜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飯圈總是偏愛年輕人
“如果你還不認識鹿晗,那麼你很可能正與90後世代的現象級事件擦肩而過。”2015年5月,鹿晗第壹次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大標題下赫然寫著這樣壹句話——而那時距離這位未來最紅的90後偶像歸國發展僅僅過去了7個月,而絕大部的國內壹線媒體甚至還對這個名字壹無所知。
有趣的是,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並不在那次“擦肩”之列,在《知道鹿晗的請舉手》壹文中,這位70後媒體人這樣描述自己對鹿晗的初識:“2014年底,我作為百度數字資產榜最具價值財經作家到上海領獎,百度搜索市場部的人到高鐵站接我,見面第壹句話是:吳老師,你知道鹿晗嗎?我搖搖頭說不知道,這位接我的80後表示他也不知道”——而令吳曉波吃驚的是,正是這個令他感到陌生的名字,當晚卻以絕對優勢捧走了最具價值男星獎杯。
幾個月後,吳曉波將鹿晗寫進了自己的授課教案,他的結論是過往的“演藝產品—大眾媒體關注—話題營銷”的明星制造叁部曲模式已經被徹底顛覆,互聯網的連接效應使得藝人可以首先通過富有吸引力的外表和性格,直接在社交網絡裡聚集粉絲,激發由粉絲扮演偶像經營推廣者的角色,進而倒逼媒體與大眾關注。事實上,隨著2015年前後,鹿晗、吳亦凡、張藝興和黃子韜等肆位出道於韓國組合EXO的藝人陸續回國發展,“流量明星”壹詞也得以應運而生。這些新世代的“小鮮肉”們壹出場便自帶極高的流量,並各自開辟出了屬於自己的封神之路——兩極分化的口碑和暴漲的人氣,讓他們長期處於公眾輿論的焦點C位,競成為各大品牌、網站競相追逐的IP紅人;然而當時鍾走到2018年的最後兩個月,“初代流量”們的如日中天的江湖地位似乎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2018年10月14日,鹿晗工作室突然宣布“因安保原因臨時取消鄭州站演唱會”,這讓不少黃牛損失慘重,同時也令外界對流量藝人們的處境愈發產生了諸多揣測。事實上,從百度指數、微博指數等相關數據來看,自鹿晗壹年前公布戀情開始,其網絡熱度就在不斷下降。根據艾漫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鹿晗曾位列明星商業價值指數榜的第壹,但在該榜的11月數據中,鹿晗的粉絲活躍度已悄然跌至最後壹名,距離掉出Top20僅壹步之遙。
圖表:“鹿晗”媒體頭條指數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百度指數
圖表:2018年11月全部藝人活躍粉絲榜TOP20
資料來源:艾漫數據
無獨有偶,11月2日吳亦凡發布了新專輯《Antares》,短短伍個小時,該專輯在美國iTunes肆個榜單中全部沖到了第壹的位置,其中有7首歌曲占領了總榜前柒,總下載量居然甩出了第贰名的Lady Gaga幾百倍,隨後的劇情卻迅速急轉直下,在壹片海外推特群眾“Who is Kris Wu?”和機器刷榜的質疑聲中,吳亦凡的新歌全部在11月7日迅速跌出前100,“Kris Who”的名字隨即應運而生,其本人的招手動作也被網友戲稱為在跟他的機器人揮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