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3-18 | 来源: 陈天庸 | 有6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一、寻得桃源好避秦
2018年初,我在从马来西亚回上海过农历春节的飞机上,用手机写了《大洪水会再来吗?——我的诺亚方舟》一文,百度上还能搜到。当时还没有修宪,也还没有贸易战,后来的局势发展印证了我的担忧。贸易战只是冰山一角,在经济层面中美会达成暂时的和解,但天朝利益集团与普世价值观及国际通行规则的冲突,仍将持续,根源不在一人一事,而在于权力来源于(且至今仍依赖)暴力的必然结果。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积蓄了某些制度坚决不改的本钱,后发劣势积重难返,苏东模式窗口期已过。西班牙智利台湾社会能够和平转型,重要条件是其社会财富私有制占主体,公权力的含金量并不很高,民众意识觉醒后其恋栈代价超过弃栈。中国公有制仍占主体,且还在“做大做强”,公权力能够支配全民财富肆意妄为,毒性极强使人上瘾欲罢不能。因此除非奇迹出现,今后中国局势必继续恶化。多数人混混噩噩,部分人看得清但心存侥幸,所谓历史教训,就是很少人能真正从中吸取到教训。
我天性不羁,侥幸有机会选择,危墙不立乱邦不居,今天我选择离开中国,到马耳他共和国居留学习一段时间,顺便拿一张可在欧洲漫游的永久通行证。许多朋友问我为何作此选择,现在我在飞机上,再用手机写几行字,作为回复,也算临别感言。
二、中国经济滑坡已难逆转
事关国运的首要问题还是经济。经济事关每一个人福祉,惰政、蠢政与恶政的不良后果,最终会通过经济问题显现出来。中美贸易战虽兹事体大,但美国民众日用品主要依赖发展中国家,目前大部分仍靠中国提供,近年内难被完全替代,美国政府得罪不起选民,中国政府目前内忧外患,手中本无多少筹码,因此贸易战双方必会见好就收(关于中美贸易战结局的分析,可参阅陈天庸、谢作诗2018年3月写的《中美贸易战:原因、性质及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政府被迫降点关税,相当于给本国民众减点税刺激消费,对国家财政影响并不大。更大麻烦在于,贸易战平息后的中国经济,趋势极不乐观。网上我还没看到很详细的中国未来经济预判分析文章,在此说说我的看法。
1、产业外迁最致命
中国外资正以整个产业链相关企业群体外迁的规模逃离。广东胶鞋家俱等多个行业外资企业大量搬迁出境。三星、富士康、优衣裤、无印良品大幅减少中国工厂,耐克、阿迪达斯此前已将生产工厂转到越南。内资企业有条件的也在设法外迁。产业外迁的转折点并非中美贸易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政府多年来动辄打民族牌,反日反美反西方,2016年韩国萨德事件激发中国大规模排外,都已让外资企业寒意彻骨。企业从谋划迁移到实际搬迁,至少需两三年,因此2019年起的今后三年,企业外迁潮会一年比一年猛,其后果比目前能预想到的将更严重。
中美贸易战基本还只是嘴仗,美方关税制裁尚未大规模实施,目前并未真正导致中国企业外销成本大幅上升。川普(特朗普)的贸易战只是给外资企业离开中国增加了一个理由。别以为贸易战和解了,要迁移的外企就会留下来。导致企业外迁是因为中国的综合成本过高,首先是制度成本高,加上中国民族民粹主义泛滥,导致外企对中国未来预期不佳,安全感丧失。近来华为孟任女事件天朝昏招迭出,更增加了外资不安全感,必进一步加速外资逃离。
产业外迁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后果是致命的。青壮劳动力无法贮存,人老了就成为社会负担。中国其他资源禀赋远不能与阿根廷相比,因此说中国将陷南美式的“中等收入陷阱”,太乐观了。看看委内瑞拉与津巴布韦吧,那才是未来中国的映像:暴政朽而不倒,民众苦海无边,年轻一代看不到未来,整个社会看不到改善希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