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4-05 | 来源: 历史综合社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大家都不陌生,当年可以说是风靡全国,因此现在一提起“格格”,大家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通常就是《还珠格格》里面的主演之二,小燕子和紫薇。紫薇就不用说了,她是乾隆皇帝的亲生女儿,而小燕子最后虽然被证实不是亲生的,但也被乾隆收为了义女,地位等同于紫薇。
在电视剧中,小燕子和紫薇都被称为格格,因此,大多数人就认为,在清朝的时候,格格就是公主的意思,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格格和公主到底有没有区别?
“格格”最初是满语的音译,翻译成汉语是小姐和姐姐的意思。清代贵族家庭的女儿的头衔。清朝建立之前的“后金”时期,皇帝(即“大汗”)和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结婚的妇女)都被称为“格格”,没有区别。
但是,在皇太极建立清朝成为皇帝之后,他开始模仿明朝的制度,在称呼上自然继承了明朝,皇帝的女儿开始称为“公主”。虽然都是公主,公主和公主也是不同的,按照规定,皇后所生的女儿(即中宫)称为“固伦公主”,妃子所生的女儿或者是皇后的养女,称为“和硕公主”。
当然,“固伦”和“和硕”不是一诞生就有的,这些称号是由皇帝封的,若不受皇帝的喜爱,即使是皇后生的女儿,也只是没有封号的普通公主。例如,皇太极的二女儿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刚开始被封为固伦长公主,之后又改封为为"永宁长公主",最后又改封为"温庄长公主"。由此可见,在影视剧中称呼皇帝的女儿“格格”是不准确的。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