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4-26 | 来源: 蘑菇心理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01
电影《寒战》里,梁家辉饰演的警务处副处长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这30年我学会了一件事,就是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学会它,不过好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知道为何?自以为是。”
这些话对我们的人际交往也很有启发性,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背后也是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则的。能否意识到,并使用好这些规则就决定了你的人际交往能力。
今天,我们就分享5个人际关系中容易被忽略的暗规则。
02
不要急于让别人接受你
刚认识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你比较喜欢或感兴趣的人时,我们往往会非常热情,也很乐意为对方做一些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有一种期待,就是可以迅速地拉近两个人的关系。
这样做没有错,但还是要提醒一下,不要对别人会因此而喜欢你这件事抱有太高的期望。
原因是,在刚认识的时候,别人通常会对你的热情保持一定的警觉,因为TA并不清楚你的真实情况和说话的真正动机。也就是说,即使你很真诚,但是对方还不了解你,无法确定你这种真诚的真实性。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管是真诚还是真心,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动机,但是动机作为内心的一些东西是很难被直接看到的。
所以,交往初期不管你是表现的很热情,还是很平静,在别人的心中都是会打折扣的。
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是需要时间的,建立信任的关系同样需要很长时间的,因此,没有必要急于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
当我们对此有足够的认识,管理好自己的期望时,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失望。
03
听比说更容易建立关系
人际交往中,多数人都希望尽可能多说一些,觉得这样可以让别人更了解自己。
假如你说的话得到别人的回应和赞同的时候,就会得到强烈的认同感,自我价值感也会提高。
但这并不代表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亲密。
关系是相互的,这就意味着,仅仅你自己感觉良好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对方也自我感觉良好。
怎么样才能让对方也自我感觉良好呢?
很简单,就是让对方像你一样有表达的机会,而且在表达的时候能得到你积极的回应。
具体来说,就是在对方说话的时候你要认真地倾听。真正的倾听不仅包括听,还包括言语上的交流和附和,比如通过注视着对方,或者点头回应等方式也可以显示出对对方的重视。
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是在很认真地和自己交流,从而更愿意深入地与你交往。
因此,在交流信息的层面,说比听更直接;但是在建立关系的层面,听比说更有效。
04
多讲事实少评价
同样是说话,不同的信息给人的感受是有很大不同的。
最不容易引起紧张感的说话方式是讲述事实,事实是可观察,可验证的,因此更容易被接受。-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