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5-12 | 来源: 边读边看话历史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电视剧里,我们总是喜欢看女主角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上升,《甄嬛传》就是这样,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可不是这样,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真实的历史中,甄嬛的原型熹妃是怎么一步步成为太后的。
熬了十几年的格格
“钱格格”,这位弘历的“母亲”,虽然有了弘历这个儿子,地位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提升。
虽然亲王可以立四位侧福晋,可是“雍亲王”一直只有两位,一位是“世兰”的原型年氏,一位是“齐妃”的原型李氏。
而“钱格格”,有了儿子也还是“格格”(通房丫头),在这个“职位”上熬了十好几年。
有人说,这正是“钱格格”的儿子是养子而非亲生的明证。因为她并没有“生”,当然也就享受不到“母以子贵”的荣耀。
不过,也有的资料显示,弘历就是“钱格格”的亲生儿子,是她因照顾生病的雍亲王“有功”、得到宠幸而生的。
其实,弘历到底是“钱格格”亲生的还是收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额娘”就是身份低微的汉人“格格”,注定是要被忽视的。
况且弘历出生的康熙五十年,雍亲王刚三十出头,他的几位身份高贵的夫人,福晋乌喇那拉氏、侧福晋李氏(知府的女儿)、年氏(年羹尧的妹妹),一直在为他生孩子,他怎么会去在乎一个“格格”的孩子呢?
不过,不受重视也不见得是坏事。“钱格格”的儿子就这么不受关注地健康地长大了,而雍亲王其他的孩子,不论男女,夭折的非常多。
到了雍正即位时,仍然存活的皇子,只有三阿哥弘时(19岁),四阿哥弘历(12岁)和五阿哥弘昼(12岁,比弘历只小3个月),还有一个是年妃生的儿子福惠,那时还不到一岁。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