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6-10 | 来源: 电影情报处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作者 / 小毒
情感类电影总是引发颇多争议与感慨,而讲述青春往事的《最好的我们》也处于多事之秋。
昨日,一场关于《最好的我们》疑似票房作假的风波愈演愈烈,网传“《最好的我们》依靠‘幽灵场’逆袭票房”,同档期国产片对手《追龙Ⅱ》导演王晶也在微博转发该文,公开撕对家(此前王晶也在微博上质疑自己影片被豆瓣恶意差评),晚间《最好的我们》片方发布公开声明,表示:“已与各院线负责人联系沟通,个别影院存在系统问题或其它特殊原因,绝无票房作假或‘幽灵场’,也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被推至风口浪尖的《最好的我们》,携带着那些年少怀春的青春故事、市场竞争中的数据与口碑争议,成为今年端午档最具话题的电影。同时回看近两年电影市场上的情感类电影,如《后来的我们》《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争议,市场一定是需要这类影片的存在,那么这类影片又为何频频登上情绪和话题的风口浪尖呢?
争议中走红的《最好的我们》
回看《最好的我们》的票房与口碑表现,影片上映首日排片并不高,只有8.6%(影片首日起片时间为下午6时),不过上座率数据亮眼,高达29%,随后两天内影片的排片相较首映日大幅增长,同时上座率保持在20%左右。截止到昨日大盘,《最好的我们》成为《X战警》和《哥斯拉2》之后排位第三的影片,同时影片票房累计1.67亿。口碑方面,影片开画豆瓣评分6.3、猫眼8.9,截至目前豆瓣评分5.9、猫眼8.9、淘票票8.3。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