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9-11 | 來源: 新華國際頭條 | 有11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自去年5月以來,美國政府幾次叁番對中國商品加稅,說是為了“制裁中國”,實際上是美國消費者最終買單,尤其是日用消費品,其中包括食品。
美國人日常食用的姜和蒜,基本上都進口自中國,同樣難逃加稅的厄運。而真正受此影響的,卻都是美國消費者。
美國超市出售的中國大蒜,10頭售價3.5美元。 新華社記者夏林 攝
美國華都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美東山東同鄉會會長王立智近日告訴記者:“很多產品確實是離了中國不行,加再多的稅,也要用中國的姜和蒜。反而是給美國的消費者增加了負擔。”
王立智從中國山東進口姜、蒜已經多年,鼎盛時期,全美各大超市每出售的10份鮮姜和大蒜,就有7份來自他的公司。常年的磨礪,練就了他超級敏感的市場嗅覺,而對於美國政府對華加稅之舉,他更是有話要說。
他說:“姜和蒜的價格在壹些地區最高上漲了百分之贰叁拾。我們的進口數量沒有變。姜和蒜10美元壹箱賣這麼多,30美元壹箱也賣這麼多。進口成本高了,賣價自然漲。消費者賺的錢還是那麼多,但掏出的錢卻多了,他們怨聲載道。”
王立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 新華社記者張墨成 攝
美國超市常把姜、蒜擺在壹起出售。9月初,各大超市的生姜價格基本上都在1.99美元壹磅(約合0.9斤),而大蒜則是按頭賣,每拾頭售價大約在3.5美元左右。
記者走訪了紐約市皇後區的幾家超市,當地店員和顧客都說姜、蒜確實漲價了。每磅價格約漲了拾幾贰拾美分,雖然漲幅並未達到最高的百分之贰叁拾,但還有其它來自中國的食品也在漲價。
記者在超市采訪前來采購的顧客後得知,如果這些漲出的價格累計起來,壹個家庭壹年下來多出的開銷就是不小的數額。有的是肆伍百美元,有的會達到六柒百美元,還有的甚至超出壹千美元,這都成了額外的負擔。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