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10-10 | 來源: 宿浩然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來,“儀式感”這個概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同時異化這個概念的事例也越發屢見不鮮。而真正的儀式感,應當是發自內心的壹種真誠。
近兩年,儀式感成了個很時髦的詞,甚至被賦予了很多神聖的使命和意義。
情人節,男朋給女朋友買花、說情話、送禮物、吃燭光晚餐,然後再發個朋友圈,成了必修課和最低配置;
上班之前,有事兒沒事兒,領導要召集員工開個晨會,喊口號壹陣,說廢話壹堆,再浪費時間壹大把;
……
本來,幾乎有人的時候,就有了儀式。祭祖祭天、婚喪嫁娶、節日慶祝、宗教儀式……
這沒什麼不好。而且很好。
但當儀式成為壹種形式,壹種愚昧,壹種扭曲,甚至是壹種變態的時候,就很不好了。
婚禮,是壹種儀式,而且自古就有。
有人說壹輩子就這麼壹次,絕對不能馬虎。這當然沒錯。
有些婚禮,確實是很美好的儀式。我相信確實會給幸福的婚姻帶來美好的回憶。
我第壹次感悟到婚禮的美好,是小時候看《撒哈拉沙漠》,叁毛在書中描寫自己的婚禮。
在沙漠上,叁毛穿著壹身樸素但優雅的細麻布長衣服,帶著草帽,沒有花,別了壹把香菜在帽子上。踏著涼鞋,和剛下班的荷西壹起,走路到鎮上的法院結婚。
“漫漫的黃沙,無邊而龐大的天空下,只有我們兩個渺小的身影。沙漠,在這個時候真是美極了。”
以慶祝愛的結合為初衷的婚禮,就是如此純粹。
我也曾參加過同學的壹場婚禮,在壹家小教堂裡舉行。莊嚴的教堂裡,牧師為新人證婚,唱詩班唱出溫馨的歌,壹對璧人共讀誓言,這樣的婚禮,安靜而神聖。
但也見過了很多婚禮,讓我實在是不敢恭維了。
《奇葩說》的臧洪飛曾吐槽:“婚禮,就是壹場大型、尷尬、荒謬、自嗨的私人廟會。”
壹些人辦婚禮,就是為了互相攀比,為了炫耀,為了面子,甚至有人不知道為了什麼,大操大辦,沒有節制。
家住廣西的謝女士表示:“現在的婚禮攀比之風越來越盛。我認識幾個准備結婚的人,竟然在相互比較婚禮時誰家的車隊更長、豪車更多,誰家的鞭炮響數更多、禮花更貴。許多人就算沒錢,借錢也要打腫臉充胖子。”
而剛過去不久的國慶,是結婚的高峰期。趕在國慶前兩天辦完婚禮的丁先生坦言,在黃金周結婚,酒席、花藝、婚車什麼都特別貴。加上女方家庭要求大操大辦,壹場婚禮下來,他不僅花光了家裡30年的積蓄,還欠債10萬。
這樣的婚禮,不僅不是婚姻幸福的儀式,還會成為婚姻的障礙。丁先生感慨,壹場婚禮辦下來,除了累,就是覺得壓力大。畢竟背上的債務,都是真金白銀。
婚前風光、婚後辛酸。
不僅攀比、浮誇,很多惡俗在婚禮中也是越演越烈,沒有底線。
深圳伴郎團去接親,用大鐵錘將新娘家門砸爛,新娘和伴娘團紛紛受傷;陝西壹場婚禮中,新郎被婚鬧的人用滅火器噴射,昏厥倒地,壹度不省人事;
西安壹場婚禮,兩名男子在婚車中對伴娘進行非禮,這種伴娘、新娘在婚禮中被猥褻的事情幾乎隨時都在發生……
《中國青年報》曾有壹項調查顯示,近8成受訪者認為,如今的婚禮已經變味。-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