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10-24 | 來源: 膠片罐頭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飲食健康 | 字體: 小 中 大
火鍋下肚,暖過秋褲~對於不愛穿秋褲的我來說,沒有什麼比呷壹頓火鍋取暖來得更實在!無論是清湯銅鍋涮羊肉,還是紅湯麻辣九宮格,燙卷的灰白色肉片散發著誘人芳香,戳進麻醬和油碟裡狠狠壹旋,入口的壹瞬間:灑家這輩子值了!!
對於火鍋發燒友們來說,涮不同食材有著不同的時間要求,比如機器片的薄肉片,下鍋燙變色了就能撈;手切肉片要煮夠10分鍾;毛肚和鴨腸柒上八下、叁搖叁擺口感最彈脆;豆制品要煮2~3分鍾;青菜類壹燙能能吃......,可有些朋友為了圖“鮮嫩”,根本不會嚴格參照這種食材涮燙時間,常常用筷子夾著肉片在滾開冒泡的湯水中敷衍地劃拉幾下,表面稍壹變色立馬就往嘴裡塞,壹邊嚼壹邊嘖嘖稱贊:真~嫩~啊~
But,這位親,你知道你這樣吃肚子裡得有多少寄生蟲嗎?
那麼,涮肉時到底應該涮多久才最合適呢?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憑經驗判斷和肉眼識別,常常會出現“時間短了肉沒熟,燙太久又不好吃”的情況,當然,你可以遵循“食物涮燙時間表”,但這也也是種經驗推算,沒有精確到具體數值,所以化學黨們本著科學第壹的原則,為廣大火鍋黨們解答了“涮火鍋食物究竟該加熱多久”的問題,可以省略過程拉到最低查看結果哦~
—————————————— 這裡是科學研討分割線 ——————————————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