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11-03 | 来源: 蜘蛛小墨通识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高晓松 | 字体: 小 中 大
前不久,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一名大学生的发言,登上了热搜,还获得了人民日报的高度赞扬。
她叫张薇,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毕业生,在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这个95后作为唯一一位本科生学生代表,和校长邱勇同台演讲。
她的发言,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抑扬顿挫的语调,甚至没有任何演讲技巧,却让无数人从中感受到了力量与希望。
”我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站在台上的她个子娇小、声音轻柔,但温柔的语气中传达的是骨子里永不服输的坚强。
1、从黄土高坡到首都清华,一个寒门学子的饮水思源
张薇来自甘肃镇原——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那里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有限,经济相对落后。
当张薇第一次信心满满地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实验环节时,就迎来现实的迎头痛击,她甚至在之前都没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当她在摸索半天,终于找到仪器开关时,实验时间也已经到了……
她说: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异如此巨大,短暂的失落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变家乡教育现状的种子。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这样的窘境,让她更有动力和决心去改变命运。
终于,凭借着不懈努力,张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人才济济的清华。
然而,接下来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顺利……
她的微积分作业,要比别人多花三四倍的时间。竞选班长不成功,报名实践支队长也失败了,就连身体素质也比城里的孩子差,仰卧起坐100分只拿到了20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