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12-02 | 來源: 叁聯生活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日常保健 | 字體: 小 中 大
(圖 陳曦)
文/梅梅
單位每年組織體檢,都是不疼不癢的幾項,我壓根沒放在心上,覺得自己平時愛運動,生活習慣也好,能有啥病呢?可人到了肆拾幾歲後,畫風就突變了。
去年體檢完,看了壹眼結果,往年的乳腺增生變成了“左側乳腺實質性病灶待查”和“左側乳腺囊性病灶待查”。剛好中醫院離單位近,想著去開點中藥消散壹下即可。打開中醫院掛號的微信平台,看了每個醫生的簡歷和擅長方向,確定了壹個劉姓主任醫師。看門診那天,我提出開點藥吃的想法,立馬被醫生否決,又去做了個彩超,提示左乳低回聲結節(BI-RADS:3類),劉醫生建議去ZN醫院做個鉬靶。
我的第壹反應是醫生有點小題大做了,但據說鉬靶檢查ZN醫院做得最早最權威,還是做壹個吧。在ZN醫院好多個樓之間穿梭幾遍後,終於做上了鉬靶。生平第壹次做鉬靶,胸前的兩塊肉被擺弄半天後終於達到了醫生想要的性狀,然後被兩塊玻璃樣的片子夾住,生疼生疼的。慶幸自己還有點料,否則這檢查咋做呀!結果很快出來了,“左乳上象限局灶性致密”(BI-RADS:4B類),建議MRI檢查。拿著結果找劉醫生,被當頭棒喝:“知道4B類意味著什麼嗎?50%有可能是癌症!”我的頭頓時大了,乳腺癌?作為壹個中年喪偶的母親,我第壹時間想到了馬上讀高中的兒子,我死了他就父母雙亡了,真是晴天霹靂。
按照劉醫生的建議,我去TJ醫院做核磁共振。TJ醫院是我們省最好的醫院了,我面對的難題就是掛號,網上預約總是滿滿的。於是某天起了個大早趕到醫院,第壹次見到了清晨6點半的掛號大廳,人滿為患,大家都自覺有序地排在自助掛號機邊上,等著放號。時間壹到,掛號的人全神貫注,因為時間越後就意味著可能就沒號了。終於輪到我了,點進去,主任醫師的號居然還有,毫不猶豫地付了錢。掛了號才走出醫院吃了個早飯,然後就等著。這次的主任醫師易教授是權威,等到他查完房到門診已快10點了。輪到我了,聽口音易教授還是老鄉呢,於是攀談了幾句,結論還是要進壹步做檢查。當天預約了壹個號,需過兩星期才能做。煎熬啊,漫長的等待後又做了個檢查,生平第壹次躺著被磁共振機器平掃。結論為左側乳腺上部及偏外側可疑非腫塊樣病變,建議PWI檢查,這又是個啥檢查呢?百度結果是磁共振血流灌注成像。
恰逢當時有個出差到新疆壹星期的任務,暫時放下這疑似乳腺癌的事,看看祖國遼闊的西北部吧。美食美景,不壹樣的風情,可在我眼裡都蒙上了壹層灰。天下就有如此巧的事,同去新疆的有位女同志得過乳腺原位癌(較為早期的癌症),聽說我的檢查結果後建議我回去後立馬做個微創,確定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的。看她愈後狀態這麼好,我也沒那麼焦急了,頓時覺得天空格外藍了。
9月中旬,我再次來到TJ醫院。易教授建議PWI就不用繼續做了,直接微創手術,把結節取出來進行檢查。這個算是小手術,算住院但不給病床,即做即走。活了半輩子,只做過剖腹產手術,硬著頭皮上吧。接著預約排隊,“拾壹”前終於做了,胸部被裹得緊緊地壓迫止血,趁著長假休息了幾日。假期快結束時,接到醫院電話通知是良性的,歷時4個月的壹系列檢查總算有了結果。雖是有驚無險,但給自己也敲響了警鍾。愛吃的醃制食物要放棄,雌激素多的食物不能吃,心情要保持愉悅,凡此總總都要注意,身體不能透支。我活著,兒子才有依靠。
今年體檢是8月,健康意識更強、各方面更自律的我信心滿滿。但現實總是出乎人的意料,還沒等到單位發放體檢報告的日子,我接到了醫院體檢中心的電話,TCT檢查結果異常,建議提前自行前往醫院拿結果並進壹步檢查。第壹時間百度TCT是篩查什麼的,宮頸癌!接下來等待我的將是什麼呢?會不會依舊像去年那樣有個好的結果呢?我不知道。
壹個身體狀況危機肆伏的中年女人是時候該調整壹下心態了,坦然面對,不再奢望數據完美的體檢報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