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1-07 | 來源: 常州武進檢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如果買到假貨,你是什麼心情?
買到大牌假貨呢?
如今,各種手機購物APP讓人眼花繚亂,商家打出的促銷手段也是“極盡誘惑”,“特價壹折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倉庫直發貨!”……
然而,上海壹小伙在某手機購物APP上花2580塊錢買了條巴寶莉圍巾,收到貨後發現質地不對,經鑒定,竟然是假貨!
不是說倉庫直發嗎?
是......
的確是“倉庫”直發......
但“倉庫”裡裝的都是
商家自己貼標簽造的冒牌貨......
近日,虹口區檢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對售賣假冒巴寶莉品牌商品的馬某某等9人批准逮捕。
案情
2019年10月中旬,警方接到被害人報警稱自己在某APP上購買的巴寶莉圍巾是假冒的。經摸排調查,警方抓獲了多名對外銷售假冒品牌商品的犯罪嫌疑人,並查獲了大量假冒巴寶莉品牌的商品。
圖為BURBERRY(巴寶莉)品牌logo
偷換標簽,自有品牌搖身變成“巴寶莉”
犯罪嫌疑人馬某某在廣東東莞擁有新、老兩處工廠,貨品從老廠生產後運往新廠包裝,有著完整的制假生產線。據另壹名犯罪嫌疑人供述,“老廠有車間、有版房,從制版到出貨都做的。”該廠出貨的服裝貼著自有品牌的標簽,而新廠接到這些貨後,將標簽拆除,之後貼上“巴寶莉”的標簽,並換上帶有“巴寶莉”的紐扣等配件,裝箱後發往倉庫,由專人負責發貨。
檢察官提醒
隨著司法機關打擊力度加大,售假陣地紛紛轉向網絡。如今各種購物APP讓人眼花繚亂,讓不少法制觀念淡薄、心存僥幸的人瞅准了“商機”。作為消費者,購買品牌商品壹定要到正規銷售渠道,提高辨別能力。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嚴格加強對各類購物APP的審核准入以及監管工作,在網絡經濟強勢發展的同時注重品質安全管控,為消費者營造良好的購物氛圍。
檢察機關也將持續嚴厲打擊假冒仿冒商品、侵害品牌商標的犯罪,綜合運用各種法律手段,依法保障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益,為民營企業謀求高質量新發展提供有力檢察保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