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3-08 | 来源: 法广 | 有92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方方照片
中国微信二湘的八维空间 Today刊发方方3月8日武汉日记。方方武汉日记3月8日说,我和我们,都想知道,这么大的事,为什么要隐瞒。线索来了,该查的,就顺着查吧?
方方武汉日记3月8日
又下起了雨,雨还不小。冷飕飕的,白天也如黄昏。远在成都的刘先生请他在武汉的朋友给我送来了几条鱼,推辞半天,没推掉。他们还杀好了,甚至连葱姜萝卜也都备好,说是让我煮鱼汤喝,这样做起来很容易。通过我日记看到我有糖尿病,他们又买了点干果,留下一封信,放在我们大院门口。实在是让我惭愧,又很感动。谢谢朋友们的关心。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大家都在网上向女人献花。小时候,每逢这天我们一群女孩肯定会高唱:“三八妇女节,男伢好造业,女伢玩游戏,男伢在屋里做作业。”这段歌谣,得用武汉话唱,那种腔调和韵律,才会有千回百转的味道。想起来,是多么遥远的事。
在武汉。人们管小孩,叫“伢”。男孩子为“男伢”,女孩子为“女伢”。成人后,“伢”变成了“将”。男人为“男将”,女人为“女将”。不管身份贵贱、职位高低,都是“男将”和“女将”。却没有兵。这种称谓很有意思,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
武汉的女将貌似厉害,其实家里大事,还是多由男将作主。有趣的是,家里但有麻烦,一般会是女将出头。并非男将不行,而是女将天生有保护家里男将的气概。说起来,恐怕是家里的男将在社会上有工作,或许有体面的职业,不方便抛头露面,但女将就无所谓了。大多妇女在社会上地位低于男将,所以遇到事情,由女将出来抵挡,要管用得多。武汉女将说话节奏快,音频高,在言语的冲突中,基本不会吃亏。如果对方也是女将,两个人对起阵来,那才是真有看头。记得“文革”中,我女儿的爷爷是华中师大的教授,红卫兵冲到家里要揪斗他。这时奶奶要爷爷在家待着,自己挺身而出,跟红卫兵对着争吵。红卫兵拿奶奶这个女将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退去。这段故事,我以前还写到文章里过。所以,在疫情期间,为了生活,像团购呀各种扯皮的事呀与社区交涉呀之类,都会被女将认为是自己的份内事。既如此,出头多的便自然而然是女将。武汉女将中气足,声音大,这次甩了几个视频出去,真是震住好多人。这里,祝武汉所有的女将,三八节愉快!
今天是封城第46天。疫情走到今天,让人高兴的信息越来越多。有些区域将尝试陆续解封,开工的信息,似乎也隐约有传。一位朋友甚至说,机场已经在作恢复通航的准备。这信息,简直是惊喜加上惊吓。果有此事,说明开城在望。武汉人,这是要熬出头了吗?
从医生朋友处传来的信息,也是好的。新增确诊病例进入低位运行期两天,而且下降明显;新增疑似病例早已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方舱医院依次休舱,最大的方舱医院武汉客厅今天也宣布休舱。新增疑似病例已可直接住院诊治。部分医院日常门诊也已经恢复。控制病毒蔓延,目前正在清扫战场,清零的时间指日可待。现在,重症病人尚有近五千,住院病人还有一万七千多。在全国顶级医疗团队的协同合作中,医生们也在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规范救治方案,让所有病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救治。医生朋友的乐观,令我觉得这两万多病人出院,也是很快的事情。
其实,抗疫收尾以及市民生活越来越有序,我们是能明显感觉到的。大多社区服务都很细致,而且态度也都挺好。我同事总在秀他们小区的工作人员帮助居民做事的图片,说他们真的很好,经常帮居民去超市买东西。能被居民盛赞,应该是做得相当不错了。要知道,武汉女将挑剔起来,也是相当生猛的。凭心而论,下沉到小社区的工作人员相当辛苦,几乎就是个勤杂工,什么活都得干。尤其老旧小区,没有电梯,要帮老人购物搬东西,教他们用手机,没有手机的,还得用自己的手机帮忙。百姓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扯皮拉筋的人有的是,横着脖子跟你犟起来,也是要人命。所以其实要做好服务,实在是很难的事。这么大量的武汉人能撑到今天,而且仍然能继续撑下去,相当程度上,也是靠了无数下沉干部和社区人员的辛劳。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