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5-16 | 來源: 文匯報 | 有4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冠疫情 | 字體: 小 中 大
《自然》:終於搞清了新冠病毒會怎樣搞亂細胞通路,而它的弱點也暴露了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壹篇論文,研究者提取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的蛋白質組,並做了分析。該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謂是把細胞通路“搞得壹團糟”,影響了包括蛋白翻譯、RNA剪接、碳代謝以及核酸代謝等多個方面。但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從中找到了潛在的治療靶點。
我們知道,在新冠疾病的治療上,我們能用的療法還非常有限。壹方面,這是因為新藥研發的周期長;另壹方面,也是因為我們對新冠病毒如何影響細胞的具體機制還不甚了解。在這項研究裡,科學家們使用蛋白質組分析的方法,對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進行了分析。
具體來看,研究人員們用新冠病毒感染了細胞系,並在不同的時間節點,對其進行了定量的翻譯組(translatome)和蛋白組(proteome)的分析。感染的6個小時後,這些細胞的蛋白質組開始出現了變化。而在24個小時後,這些變化變得更為明顯:研究人員們發現,有壹簇蛋白在感染期間的水平出現了下降,且與膽固醇代謝有關;另壹簇蛋白在感染期間,水平出現了上升,而它們與RNA修飾和碳代謝有關。
細胞感染新冠病毒24小時後,多條細胞通路的蛋白質水平發生了顯著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25個剪接體元件中,有14個的水平在新冠病毒感染後出現上升。添加剪接體抑制劑,能夠抑制病毒的復制。因此,研究人員們指出RNA的剪接是新冠病毒復制的重要壹步,可能是潛在的重要靶點。
研究人員們也評估了碳代謝對於新冠病毒感染的影響。他們使用了壹種糖酵解過程中的限速酶抑制劑,也在培養的細胞中抑制了新冠病毒的復制。
值得壹提的是,上述使用的兩種藥物的使用劑量都較低,沒有產生毒性。綜合這些結果,研究人員們指出剪接體抑制劑和糖酵解抑制劑都有望成為潛在的新冠治療靶點。
為了找到更多能抑制新冠病毒復制的抑制劑,研究人員們做了進壹步的探索,找到了壹簇和核酸代謝有關的蛋白質。事實上,常見的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就是壹類幹擾核酸代謝的藥物,因此這個結果並不算太意外。此外,它們還找到了壹些和蛋白質穩態有關的蛋白。幹擾這些蛋白,同樣可以在低濃度下抑制新冠病毒的復制。
總結來看,通過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的蛋白質組,研究人員們揭示了這種病毒能怎樣影響細胞的不同通路。而這些結果,也為我們找到新冠藥物的新靶點提供了洞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