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5-28 |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留學生 | 字體: 小 中 大
劃重點:
1
由於很多國家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表現不佳,也有學生正考慮取消留學計劃,或者延期壹年入學。甚至在那些已經在異國學習的留學生中,已有壹些人在回國後決定不再出去了。
2
“現在,全球化的黃金時代已經基本上過去了。”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何帆關於留學黃金期已經結束的觀點引發了輿論熱議。他說,很可能未來各種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排外、種族歧視等我們或許不習慣的東西都會出現,未來中國的留學生將很可能面對更多的風險。
3
冉維則提到,留學依然性價比很高且不可替代,因為中國優質教育資源的不足使得留學依舊是壹種核心剛需。高考要考壹個名校“太難了”,他大概算過,全國壹萬個考生中前6、7名有機會上清華、北大的本科,而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全球排名實際上與清華、北大差不多,但入讀的難度要低很多。
3月下旬的時候,美國新冠感染確診人數還未超過5萬,劉亞剛剛收獲被美國大學錄取的喜悅。他即將加入的佐治亞理工學院給新生們召開線上會議,認為8月正常開學不是沒有可能,最壞的結果就是先線下授課壹個學期。但現在,已接近6月,他找不到開放的使領館辦簽證,學校依舊沒有更確切的說法,開學變得遙遙無期了。
想回國的、想赴美留學的,學生與家長在太平洋兩岸各自焦灼。這個秋天的入學季,對很多留學生來說,將變得不太壹樣。新東方前途留學英國部總監馬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往年這個時間,秋季入學的學生們大多都在准備語言考試以及入讀前的其他准備工作,但現在語言成績考試取消、學校關閉或推遲開學等狀況,給今年秋季入學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由於很多國家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表現不佳,也有學生正考慮取消留學計劃,或者延期壹年入學。甚至在那些已經在異國學習的留學生中,已有壹些人在回國後決定不再出去了。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提出建議,因疫情回國終止學業的留學生,可以通過高職高專擴招計劃,解決繼續學習的問題。“主要問題在於未完成學業的本科階段留學生,想回國完成學業,要麼選擇國家自學考試,要麼進入開放大學注冊入學,要進入普通高校,只能重新參加統壹高考或者參加成人高考。對這些留學生來說,相當於在國外就學的經歷全部歸零,拾分不合理,也不符合國際慣例。”倪閩景表示,“建議教育部重新制定壹個政策來解決這部分學生的需要。”
“回來好像也不錯”
4月初孩子學校停課後,葉璇決定把在加拿大多倫多壹所公立學校上初中的兒子接回來。但她此次並不是將兒子暫時帶回來“避風頭”,而是要中止孩子的留學計劃——現在,她剛剛聯系上廈門的壹所私立學校,等兒子面試通過便會在此繼續學業。
疫情期間,無數小留學生紛紛尋求回國,身為海關部門員工的葉璇,也曾穿著防護服在壹線工作,親眼看到那麼多孩子忍受拾幾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奔波、輾轉多個城市只為回到家人身邊。她有些感慨, “自己的國家也挺不錯的,身邊很多在海外經商的朋友也開始對國內更有信心了。”
吳泰南的兩個兒子都在奧地利公立學校上學,壹個小學贰年級,另壹個初叁。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在異國,他在北京經商,壹年只有兩次團圓的機會。壹家人長久分居不是辦法,但如果不是疫情,他與妻子可能不會這麼快決定將孩子接回國。
他的大兒子在那邊上了叁年初中,剛花了壹兩年適應德語授課便又要轉學,回來後從初壹開始,意味著留了兩級。起初,孩子不願意回來,要做通他的思想工作,而且要銜接上落下的語文、數學等功課,做這個決定沒那麼容易。因此,當叁月中旬有航班從奧地利回國時,他們還沒有下定決心,但到了4月15號再有航班時,他們就不再糾結了。回來後,因為擔心公立學校的進度快,兒子跟不上,吳泰南便在北京為他找了壹家私立學校。壹個私立教育咨詢機構的文章稱,類似這樣中途暫停或放棄孩子留學計劃的家庭還有很多,針對這類學生,北京目前至少有肆所私立學校願意接收。
張欣悅的叁個孩子都曾經或正在深圳外國語學校國際部上學,壹個上小學,壹個上高贰,另壹個剛剛進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因都有美國綠卡,孩子們在國際學校讀完高中後去美國接受高等教育,便是自然而然的。疫情沒有讓她們壹家改變留學規劃。但張欣悅說,身邊有壹小部分家長開始考慮國內和亞洲的學校,覺得沒必要去那麼遠,因為天高地遠,如果遇到什麼緊急情況就很難辦。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