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8-27 | 來源: 新民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撰稿|林奕華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自上期起,已然開啟了跟之前不同的賽制,也是觀看的新模式:復仇者聯盟強勢歸來。
這裡的新,也是舊。“逆襲”就是“從哪裡跌倒的人,從哪裡爬起來”,柒位復仇者,曾經滄海,重作“姐姐”,看點是有何今非昔比之處。最早被淘汰出局的是朱婧汐、王智,最近期離開的是吳昕,中間還有沈夢晨、金莎,加上走的時候給人感覺“怎麼會”的阿朵、孟佳,組成壹支挑戰隊,要給比賽了兩個多月的姊妹們打壹針刺激新陳代謝的激素,也是在節目進入總決賽前夕,增添關注度與話題性。
那邊廂,《元氣滿滿的哥哥》也播出兩期了。伍位大哥哥和伍位小哥哥的年資差距,固然是世代藝人競技的設定所在,然而,即便同是小哥哥們,1989年的王彥霖與2002年的黃明昊,當中也有拾叁年的鴻溝。然後是1990年的陳學冬,Justin在他的才藝表演時段裡,便向這位小哥哥裡的大哥哥致敬。
榜樣/楷模,是《元氣滿滿的哥哥》與《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在節目立意上的鮮明標志:哥哥和弟弟可以雙向學習,姐姐與姐姐可以互為激勵扶持。只是,前者的交流就算有輸贏之別亦無傷大雅,後者盡管總是先禮後兵,卻每每印證現實殘酷。哥哥和弟弟怎麼玩都是以笑場收尾,姐姐與姐姐便不同了,每壹集再溫馨開場,終曲還是奏起驪歌,畫面都是梨花帶雨——誰叫姐姐與姐姐的游戲世界裡,不能像哥哥和弟弟那樣自娛自樂,卻是每唱壹支歌,每排壹段舞,都要給伍百名叫作“小浪花”的現場觀眾評分定去留?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