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9-01 |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美食指南 | 字体: 小 中 大
▲ 皮牙子(piyaz),即是波斯语中洋葱的意思。 摄影/飞过窗口D年轻人 图/图虫·创意
-风物君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对皮牙子爱得深沉
可能连新疆人都没意识到,“皮牙子”,也就是洋葱,才是新疆菜里雷打不动的角色。
这也难怪,谁叫新疆美食太太太过惊艳呢?馕,那是新疆人的主食之光;羊肉,也足以笑傲天下;还有豪气冲天的抓饭、别有风情的拉条子、小巧玲珑的烤包子……每一样都让人宁可体重疯长,也愿沉迷其中。
▲ 馕,新疆的主食之光! 摄影/茶杯鹳 图/图虫·创意
然而,这些在“吃货界”家喻户晓的美食,其实都离不开皮牙子的配合——馕要用皮牙子调味,羊肉靠皮牙子解腻,烤包子以皮牙子碎为馅料,在抓饭和拉条子里,皮牙子更是不可或缺的食材。甚至连乌鲁木齐的新疆大剧院,也因为形状类似,被亲切地称作“皮牙子大剧院”。
▲ 乌鲁木齐的“皮牙子大剧院”。 摄影/大江L 图/图虫·创意
皮牙子在某道菜里,或许只是昙花一现的配角;然而放眼整个新疆风味大舞台,却堪称是响当当的主角!
离开皮牙子,手里的羊肉都不香了!
皮牙子之于新疆人,正如大蒜之于北方人,大葱之于山东人,做菜自然是不可或缺,生吃则更为狂野奔放。
所谓“吃肉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对于最喜羊肉的新疆人来说,皮牙子取代了生蒜,成为消食解腻、提升风味的“佐肉圣品”,更有着降低血脂的功效。因而一“皮”在手,大可放开肚腩、大口吃肉,痛痛快快地来场肉食者的狂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