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9-25 | 來源: 占豪 | 有119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也許和平太久了,當我們談起戰爭時,很多人總覺得很遙遠,甚至有人覺得那是危言聳聽。哪怕到現在這樣的國際局勢,大部人也依然認為,戰爭離中國很遠。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中國歷史上下5000年,幾拾年無戰事是非常罕見的狀態,我們現在距離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也有41年了,我們不能把未來寄托於幸運,是到了該警覺起來的時候了!
當前,全球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政治經濟秩序正在不斷加速重組進程中。根據當前國際局勢,占豪認為,中國當前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甚至有可能要同時面對兩場戰爭並與大國對峙的局面。面對這種可能性,我們需要做兩件事:
壹是盡量避免這種局面出現,但客觀而言,這壹切並非我們能完全決定,而且根據墨菲定律,越不想發生的事情往往越容易發生,所以努力避免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
贰是我們要做好萬全准備,即要從最不利的格局去考慮,那就是做好同時速勝兩場局部戰爭,並同時與超級大國展開軍事對峙的能力准備。
可能很多戰友會問,同時爆發兩場戰爭,會是哪兩場?
現在看,壹場是統壹台灣之戰,另壹場是中印之戰。
兩場戰爭會同時爆發嗎?
現在看,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不僅如此,我們可能還要同時面臨與美國展開軍事對峙的壓力與困難。也就是說,在我們面對兩場戰爭的同時,美國會展開與中國的軍事對峙,會向中國施加巨大的軍事壓力。
那麼,這種格局預期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呢?請看占豪下面的分析:
壹、幾個異常信號
最近包括澳大利亞、日本、印度、中國台灣蔡英文當局,都發出了壹些異樣的信號,非常值得關注。
澳大利亞:據《澳大利亞人報》9月22日消息,澳大利亞駐美大使阿瑟·西諾迪諾斯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舉辦的網絡研討會上表示,澳大利亞已經准備好承擔“抵抗中國”的經濟代價。現如今,澳大利亞的經濟已經創下了最大跌幅,面臨著30年來的首次經濟衰退,在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義無反顧,這表明美國對華態度正走向越來越嚴峻的趨勢。澳大利亞完全不顧經濟利益要和中國對抗到底,這是壹個不可小覷的信號。
日本:從安倍晉叁辭職、近期日本政壇的變動、日本前首相森系朗兩次赴台吊唁李登輝並會晤蔡英文等信息看,壹方面這是日本外交政策調整的重要信號,日本正在准備在中美之間做出新的政策調整,並有介入台海的苗頭;另壹方面,安倍離任絕非簡單的身體原因,而是由台前轉向幕後,他的退隱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給日本上壹個“政治保險”,萬壹步子邁大了,他能出來“救場”。再加上日本最近在南海、在香港問題上的態度和行為,以及與印度的互動,都值得我們警惕。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