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9-27 | 来源: 上报 | 有54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习近平动态 | 字体: 小 中 大
习近平(专题)誓言在2060达到碳中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联合国大会承诺,尽力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更期望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商业媒体《彭博》(Bloomberg)23日便分析,中国身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消耗国,开采与燃煤量也占去全球一半,同时还是最大的石油与天然气进口国,中国会如何控制便大受国际关注。
伯恩斯坦研究机构(Sanford C. Bernstein & Co)预估,为求在40年内实现承诺,中国能源过渡连带的经济转型将耗费巨大工程,当局得付出高达5.5兆美元(约新台币160.8兆元),逼近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毛额的一半,且所需技术可能还没问世或普及。
这只有中国能办到
分析师彼佛瑞吉(Neil Beveridge)表示中方的期望“前所未见”,其中的能源过渡所需时间,将随着规模延长,可谓历史性的挑战。习近平当天没细说,但中国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战略中心主任柴麒敏表示,中国将在来年提交正式计划给联合国,而且中国言出必行,将制定2021至2025年经济能源计划作为发展蓝图。
一如过去40年的经济转型,亚太能源副主席汤普森(Gavin Thompson)表示,为达经济目标的强权国家高效施政不需置疑,况且现在还是针对气候变迁,“这只有中国能办到”。《彭博》报导引用“彭博新经济论坛(BNEF)”与“国际能源总署(IEA)”分析,指出5项中国施政努力方向:
提升再生能源储存
再生能源也称非化石燃料(Non-fossil fuels),目前已占了中国能源配比的15%。2019年底中国的太阳能与风力发电储能分别为213、231吉瓦(注),中国致力开发再生能源也有利于国内产业,但根据BNEF估计,2060年的产能得增加近十倍、达到2200吉瓦太阳能与1700吉瓦风力电能储量才能因应转型。核能方面似乎也有扩建新厂计划。
降低化石燃料用量
中方希望2050年化石燃料用量能从85%降至25%以下,其中“俗又大碗”,但最具污染性的燃煤产业将饱受冲击,2019年总能源使用就占去58%,提供职位也高达350万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也提出“美丽中国”愿景,将在2050年用量降低至14%。
推广电动用车占比
据BNEF估计,汽柴油用车产生的温室气体虽然也是问题,但中国早已是电动车龙头,中国电动用车占比将在2035年左右超过汽柴油内燃机用车。
绿色氢能开发应用
“绿色氢能(green hydrogen)”,除能利用硷性电解槽(AlkalineElectrolyzer)的电解水产制,还能自太阳能、化学技术和核能制造,可以普遍应用在航太、汽车与家电上,还能同时补给中国钢铁市场所需能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