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3-12 | 来源: 博物馆丨看展览 | 有7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14 年,江西省博物馆的一场普通的书画展居然在网上引发了很大争议,主要矛盾点就是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四平幅中居然出现了近现代才有的简体字。
这幅原藏于厦门博物馆的书法作品上的 " 乱 " 字是简体,而它的繁体字写法应该是 " 乱 "。据此,很多网友认为:
这种情况并非是个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 " 东 "" 马 " 等字均与现代使用的简体字无异。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汉字大多是 1956 年国务院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开始推行的。那么答案似乎很清楚了:
简体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没有简体字
书写简体字的文物都是假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