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9-27 | 来源: 陆家嘴评论 | 有2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编注:9月23日以来,东北多地发布限电通知,通知称,若电力紧张情况没有缓解,限电工作可能会持续。而在近日,连民间用电也被拉闸了,甚至沈阳限电后红绿灯停电引发拥堵,“东三省用电高峰拉闸限电”也登上微博热搜。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东北?此时此刻,我们可以重温这篇文章。
文:郭晓菁、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文:郭晓菁、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凉凉的东北人口
前不久,“去鹤岗买房的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谷雨实验室的一篇报道,又将两年前北上鹤岗买房的新闻拉回了大众的视线。
来源:微博网页版
故事开始于2019年的一篇文章《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30多岁的海员李海在百度“流浪吧”开贴直播了自己在鹤岗买房的经历。在热门城市房价高企、落脚几乎无望的情况下,漂泊的打工人在东北找到了实现安家梦想的机会。此后,不少人追随李海的脚步来到东北,希望以近乎白菜的价格为自己的生活落定一个锚点。
曾花3万在鹤岗买房的小哥许康,则书写了买房故事的另一版结局。他在买房后发现鹤岗当地收入水平太低,决定返回拉萨打工。然而疫情期间由于迟迟找不到工作,经济陷入窘迫的他不得已用2.2万又卖掉了房子。
即便拥有全国范围的知名度,鹤岗的房价依然是“洼地”。陆续来到鹤岗买房的外地人,也只是暂时抵消了不断离开的当地人,支撑着当地的房地产市场。而在鹤岗长期居住的年轻人,大多是从事网络直播等线上工作或是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互联网科技产业薄弱的东北,直播文化却十分兴盛,东北口音至少占了全国直播业半壁江山。陌陌《2018主播职业报告》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职业主播占比最高,职业选择也更易获得家人、朋友的支持认同。根据腾讯科技的统计,各大直播平台粉丝排名前二十的主播里都有差不多一半是东北籍。
这一方面是由于东北话口音比较接近普通话,且风格往往直爽洒脱、自带喜剧效果,适合传播,另一方面是,年轻人在东北当地真的没有什么机会了。
从“闯关东”、“北大荒精神”到“投资不过山海关”,甚至“吃正经锅包肉,还得去三亚”的调侃,东北的资源萎缩型城市正面临着持续的经济衰退和人口流失。
每一年的高考,东三省的考生都在尽力选择离开,各地区高校的分数差异直观反映了“用脚投票”的结果。一线城市的吸引力直接表现在了高校的录取分数上。城市区位代替了学校,成为了首要权衡要素。例如20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在本省黑龙江的分数线,要比深圳校区低26分。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