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4-27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新冠疫情 | 字体: 小 中 大
张林(化名)的爷爷九十多岁,在上海浦东独居,不用手机。家人平时每周会去看他,家政阿姨定期上门做饭打扫。但因为疫情,这样的生活节奏被打破。
张林收到的网友私信。4月12日,爷爷核酸结果异常,后来出现症状。他有高血压和脑梗史,开始几天没有被转运,4月17日晚被运走。张林说,一开始家属不知道爷爷被转运到了哪里,一度十分焦急。张林在微博上发布了求助信息,有朋友帮忙去查爷爷转运的行程,还有网友私信发来自己所在方舱的信息。
张林说,等待约36个小时之后,家属找到了爷爷的确切地址
,还联系上了一个有手机的同行老人。经了解,爷爷第一天晚上暂住在一家小学,第二天本来应转去方舱,但没有被接收,于是转而去了一家老年公寓隔离。好在公寓环境还不错,爷爷身体无大碍。
4月27日,张林的爷爷仍未转阴,仍在老年公寓隔离。
疫情打断了正常生活,对需要特殊支持的老人等群体影响更甚。张林向澎湃新闻讲述了爷爷感染新冠前后的经历。
以下是张林的口述:
我爷爷今年90多岁。他年轻时从山东逃荒到上海,退休前在上海一家印刷厂做工人,是个不太会表达情绪的“直男”。
奶奶是两三年前过世的,之后爷爷便一直独居在浦东,他有高血压和脑梗病史,不用手机。
2021年,爷爷谁也没告诉,一个人去了趟山东老家,他没有手机还有些耳背,我不知道他是怎么买票、怎么通过检查的,等我们知道这事的时候,他已经到了山东。山东的亲戚打电话给我爸说,“你爸爸在我这儿呢。”爷爷在山东待了几天,又一个人回来了,我们去火车站接了他。其实,爷爷的弟弟都已经过世了,他可能只是想回老家看看吧。
爷爷还是个非常节省的人。节省到什么程度呢?上海很多超市有免费班车,他会收集好能到达他家的班车路线,安排好一整天的行程。每天一早,他会坐上班车去超市兜圈,看有没有特别便宜的东西可以买,然后再去下一家。要是遇到了特别便宜的货,比如打折的红豆,他会一下买十几斤,背回来囤在家里。他也不一定吃得完这些东西,就一直放着,放到烂掉就扔了。
他的这种性格习惯,在隔离期间反而有了优势,他身体算是硬朗,对吃的要求也没那么高。
平时,我爸每周去看他,此外请阿姨定期上门做菜、打扫卫生,但今年3月中下旬封控时我爸刚好不在,公共交通又停了,进出不了小区,阿姨也没法上门。
爷爷有点耳背,能听懂我爸和叔叔讲话,但总是听不太懂我说话,我打电话给他,他总不知道是谁打来的,我喊破喉咙,他也听不出我是谁。
封控期间,我爸、我叔叔远程参与小区群里的团购,麻烦志愿者上门给爷爷送物资,爷爷自己也会煮点面条或者饺子,放点青菜,还是能自理的。他的房间里安装了摄像头,家属平时也能看到他的情况。
4月12日左右,爷爷核酸异常。
4月15日左右,爷爷开始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我当时还不知道这个事情,是我堂妹转发了一条朋友圈信息,她在评论里提了一句爷爷也感染了,我这才知道,然后跟我爸确认了这个情况。
我们试过拨打疾控中心电话,一直打不通,也打过居委和街道的电话,他们也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处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