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5-30 | 來源: 風聲島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李彥宏 | 字體: 小 中 大
1百度的“天”又又又變了。
疫情的資本寒冬之下,百度在贰級市場的“故事”似乎也開始走向僵局。
繼阿裡和字節紛紛更換高管以求節流或開源之後,百度也上演了壹出“大換高管”的好戲。
5月5日,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內部公開發送高管輪崗任職的郵件,將原來分管百度移動的VP沈抖調任ACG事業群,分管百度雲和網盤。
掌管百度“錢袋子”的MEG事業群轉交給了金融出身的戰投部門的何俊傑,而原來百度雲的負責人王海峰則取消ACG的兼任,只擔任CTO。
從職位本身來看,沈抖從分管百度移動,與AIG平行的MEG事業群調任分管AIG下壹層級的ACG事業群,頗有些被“降職”的意味。
畢竟,過去沈抖主管的MEG事業群,旗下可是有著公司的拳頭產品百度App。
而沈抖本人,過去在百度內部的地位可不低,甚至曾經壹度被視為創始人李彥宏的“接班人”,和蔣凡在阿裡的“太子”地位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沈抖在3年前接管百度移動的MEG事業群時,更是雄心勃勃想要以百度App為核心流量入口,通過信息流和搜索覆蓋智能小程序、托管界面和百家號叁個子模塊,像騰訊和阿裡壹樣打造壹個百度移動的生態商業版圖。
這在2019年微信小程序尚未火熱的時間節點上,確實可謂是抓住了壹波先機。
然而,回歸到今天2022年,不僅百度小程序沒有打過微信小程序,就連百度搜索的地位也在不斷被今日頭條挑戰。
字節、美團、滴滴和拼多多等互聯網新秀已經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曾經的互聯網超級大廠百度卻似乎還沒有找到自己在新時代中的位置。
公司管理層變動往往是組織架構變革及業務戰略調整的“信號”。
隨著沈抖調離MEG轉接ACG,似乎也在宣告著過去3年百度生態變革的無疾而終。
昔日“太子”沈抖為何會被“降職”?
百度為何屢次更換高管,卻依然從超級大廠不可避免地走向敗落?
壹切還要從拾年前“最後的巔峰”開始尋找答案。
2
時間回轉到拾年前,沈抖初加入百度的2012年,此時的百度是互聯網行業的超級大廠,位列“BAT”之首。
作為老牌搜索大廠,壹直以技術為驅動的百度從2005年上市開始,圍繞著PC時代互聯網需求的高漲,不斷擴張出涵蓋地圖、視頻等熱門賽道產品在內的多條業務線,可謂是稱霸PC端。
到了2010年,唯壹能夠在搜索領域與百度壹決高下的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百度的霸主地位再無可撼動,中文搜索進入了“百度時代”。
在百度稱霸中文時,沈抖也沒閒著,在廣告搜索算法領域裡“發光發熱”。
自港科大博士畢業後,沈抖加入了微軟專精於廣告研發搜索等算法技術的軟件實驗室AdCenter,從事信息檢索相關的研究工作,3年間獲得金星獎2次,項目專利無數。
隨後更是創辦了社交輿情分析監控平台公司Buzzlabs,綜合收集社交門戶信息並進行分析和反饋。
在2011年,隨著Buzzlabs被美國頭部廣告公司CityGrid Media收購,沈抖壹同前往收購方擔任高級技術總監,針對廣告和內容分發系統進行了核心算法的研發升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