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6-04 | 來源: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飲食健康 | 字體: 小 中 大
河南林縣為何食管癌高發?院士堅守15年找到幫凶,和飲食有關
“緊噎慢噎,叁個半月”
“拾個癌九個埋,還有壹個不是癌”
......
這兩句順口溜,對於河南林縣(今林州市)的人,應該不陌生,說的就是食管癌,河南林縣是中國食管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在上個世紀伍六拾年代,林縣幾乎每村都有癌症患者,家族聚集的情況和非常常見,甚至祖孫叁代都有人患癌。
林縣人民被食管癌折騰得苦不堪言,食管癌異常高發的情況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視,42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士新(1997年當選)領命開始尋找林縣食管癌的真相。壹、院士堅守15年,在酸菜中找到林縣食管癌高發的幫凶
當時的新中國對於“腫瘤”這個難題,防治工作壹片空白。1971年,陸士新接到了下放農村的任務,為了解開林縣食管癌高發的謎團,陸士新帶領隊員在近乎原始的條件下起步了。
陸士新將村村戶戶共494個井逐壹編號,提取水樣,還收集了幾百人的唾液、胃液、尿液以及各種糧食、酸菜等樣品進行檢測。終於,在酸菜和人的胃液中找到了亞硝胺——壹種能引起人和動物食管癌病變的物質。
當時林縣居民非常喜歡吃酸菜,因為太缺新鮮蔬菜了,醃制好酸菜之後,可以從柒八月吃到第贰年收麥子的時候,當時林縣有生產隊記錄,1963年,壹個人數只有壹兩千人的村子,在壹個冬天的時間裡吃掉了15噸酸菜。
而研究證明,酸菜中富含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進入胃部後,可轉化成強致癌性的亞硝胺。這次研究,也首次在國際上證明亞硝胺是食管癌的主要化學病因。
15年的時間裡,陸士新院士堅守在林縣食管癌高發現場,進行大量的研究,並且制定了5項防癌措施,經過幾拾年的推廣,林縣的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下降了壹半之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