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10 | 来源: 直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普京周一发表电视讲话,指责乌克兰情报部门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
直新闻: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听取有关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调查汇报后表示,这是一起由乌克兰情报部门策划并实施的一次恐怖袭击行动。俄联邦安全会议也将于周一当天召开。您怎么看待大桥恐袭案以来的后续发酵?
特约评论员 吴蔚:昨天我谈到,克里米亚大桥的爆炸袭击有着太多的巧合,有着很重的人为筹谋痕迹。目前俄方初步的调查结果也都指向这个判断,他们将此定性为乌克兰情报部门实施的一次恐怖袭击。甚至在整个袭击的实施过程中,有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公民参与其中。
这就是我说的,这座大桥里三层外三层的防御看似固若金汤,但还是掉链子了。这个掉链子恐怕是系统性的,不仅仅是个别环节的问题。比如说,克里米亚大桥作为关键战略交通设施,在车辆上桥之前是否在联检站使用X光设备对车厢进行扫描?退一万步说,假设X光设备出现了故障,那有没有军警使用搜爆犬绕车一周进行嗅探?这还只是最后一道防线了,往更前端的角度讲,俄罗斯在国内有没有对民用工业爆炸品进行严格管制?因为从俄方公布的大桥视频监控上看,这辆货车爆炸时引发的漫天火花现象非常像是一次镁粉爆炸产生的化学效应。这恐怕不是什么经过精心制作的先进炸弹,更像是通过采购渠道能够买到的一些易燃易爆工业原料。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教训是很深刻的,它让俄罗斯意识到在这场俄乌冲突中,前线与后方的界线并不真正存在,就算乌克兰方面没有任何射程足够的导弹,它也不意味着后方就是绝对安全的。尤其当敌方的情报部门开始发起“孤狼式袭击”、“自杀式袭击”这种最极端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情报先行、信息先行往往才是效率最高的。它也意味着,俄罗斯尽管并没有进行举国动员,也并未进入所谓的“战时状态”,但是莫斯科当局对社会资源的调配、对民众积极性的调动都需要进一步跟上。这恐怕是比所谓“局部动员三十万兵员”更有必要的举措。
与此同时,普京牵头召开的俄联邦安全会议很大程度上也将决策如何针对乌克兰进行反击。
另一方面,针对莫斯科的“恐袭”指控,乌克兰的回应则有些淡然。老实说,在乌克兰方面看来,这场所谓的军事冲突从一开始就带有“全面战争”的属性。考虑到今年三月份,俄军空降兵、装甲兵都一度在首都基辅外围会师了,怎么还能认为“莫斯科有所保留”呢?在基辅当局看来,这已经是一次关乎社稷安危的总体战了。
俄空天军投入图-95战略轰炸机向乌克兰发射巡航导弹
直新闻:另一方面,根据乌克兰政府公布的信息,当地时间周一上午,包括基辅在内的多个乌克兰主要城市遭到导弹袭击。俄罗斯这轮报复性打击的规模有多大,聚焦哪些目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