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1-10 | 來源: 雷達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李彥宏 | 字體: 小 中 大
雷達財經 文|蘇紅 編|深海
“過去壹年,人們對‘風口’的討論少了壹些,對增長的健康度關注更多了。增長從何而來?”在1月10日舉行的第伍屆百度 Create 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拋出了這個問題。
李彥宏分享了過去2000年世界人均GDP的曲線圖。在更早的1800年裡,世界人均GDP的變化不明顯。而在最近的250年左右,人均GDP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幾次科技革命帶來的。
李彥宏說,沿著這個思路,如果讓其來判斷第肆次科技革命的標志,其認為是深度學習算法。
“那創新本身,它又是從何而來呢?” 李彥宏總結為“反饋驅動創新”。
有科學家做過壹個思想實驗:把魔方打亂,交給壹個盲人還原,假設盲人每秒轉動壹次,復原魔方需要137億年。如果有人反饋,則只需要兩分半鍾的時間。
所以,創新不是閉門造車。創新,是不斷從市場獲得用戶和客戶的反饋,摸著“反饋”過河才能實現的。
據李彥宏介紹,百度在經營發展中,也有很多“反饋驅動創新”的實踐經驗。百度從壹年前開始,每個季度都發布蘿卜快跑的訂單量。百度的目標是保持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量全球領先,這背後也是“反饋驅動創新”的理念。訂單量最大,意味著能夠獲得最多的市場和用戶反饋。李彥宏認為,自動駕駛的落地速度,可能比預期要快。
以下為李彥宏演講全文:
創新驅動增長,反饋驅動創新
各位開發者們,
大家好,今年是第伍屆百度 Create AI開發者大會,感謝大家的陪伴!每年我們都在這裡,探討技術發展和創新機會。
過去壹年,我們看到,人們對“風口”的討論少了壹些,對增長的健康度關注更多了。
今天我的分享,就圍繞“增長”這個話題展開。增長從何而來?什麼會推動可持續的增長?
我這裡有壹張過去2000年世界人均GDP的曲線圖。可以看見,在更早的1800年裡,世界人均GDP的變化是不明顯的。而在最近的250年左右,人均GDP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大家應該都已經想到了,這個爆發式的增長,是人類歷史上的幾次科技革命帶來的。科技創新驅動了大的增長。
沿著這個思路,如果讓我來判斷第肆次科技革命的標志,我認為是深度學習算法。這個技術能夠帶來的效率提升、能夠驅動的經濟增長,是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更大的。與深度學習相關的重大創新,包括自動駕駛,也包括水電能等領域的智能調度系統。它們的應用會像汽車、互聯網這些發明壹樣,產生重大社會影響,是重大創新。
所以,是科技創新驅動了大的增長。那創新本身,它又是從何而來呢?
我總結為“反饋驅動創新”。有科學家做過壹個思想實驗:把魔方打亂,交給壹個盲人還原,假設盲人每秒轉動壹次,他需要多久才能將魔方復原呢?答案是137億年。但如果盲人每轉動壹次魔方,就有人向他做壹次反饋,告訴他是更接近目標了,還是更遠離目標了,盲人需要多久能把魔方還原?答案是兩分半鍾的時間!沒有外部反饋的時候需要137億年,能及時獲得反饋的時候只需要兩分半鍾,這就是反饋的神奇力量。
所以,創新不是閉門造車。創新,是你有機會進入市場,不斷獲得用戶和客戶的反饋,摸著“反饋”過河才能實現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