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2-14 | 來源: 布衣粗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有壹句順口溜:“柒拾歲,同學聚會,能來的壹桌,不能來的壹桌,只能擺照片的壹桌......”
歲月催人老,當我們到了柒拾歲的年紀,發現很多同路的人,已經過世了,還有壹些同齡人,進入了病痛交加的狀態,能夠健健康康活著的人,實屬幸運。
我們常常說:“到了晚年,就不要什麼朋友了,留下叁伍知己,就能養情。”
想象中,我們能夠和幾個要好的朋友,喝壹杯下午茶,打壹手小牌,偶爾在餐廳吃頓飯,日子就暖融融了。
想得很美,卻活得不美,這是老年人很無奈的現實。
聰明的老人,學會了邊走邊扔,把毫無意義的社交扔出去,也會把真正有用的社交撿起來。人生,需要悟透“有舍有得”的道理,如果你把壹切社交都扔掉了,晚年的生活,難免會孤獨,並且長期處於無依無靠的狀態。
以下叁種朋友,將伴隨你到老,不要討嫌,要學會善待。
02
第壹,病友:同病相憐的人,壹起扛過生命的低谷。
每個人都是獨壹無贰的,並沒有人能和你真正感同身受。這樣的道理,我們壹直都相信。
可是,我們還要認識到,全面感同身受的人,沒有,但是某壹個側面可以感同身受的人,肯定是有的。
人過了柒拾歲,難免會經歷病痛。因此,在醫院裡,會遇到得了同壹種病的人,也會在生活中,遇到有類似經歷的人。大家壹開口,就能有共同話題——對抗病痛,向往健康。
“中國新聞網”上有壹條消息:甘肅省柒拾多歲的老人惠蘭榮。在2002年確診為肺癌叁期,當時她很絕望。
為了改變心態,她加入了當地的防癌抗癌俱樂部,和壹群病友壹起努力,走出了低谷。現在,她變成了志願者,為大家傳遞社會正能量,讓生病的老人,走出精神上的困頓。
她說:“我活壹天,就是超越自己的生命壹天......我要為大家多做點善事。”
高爾基說過:“最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老年人聚集在壹起嘮嘮叨叨,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大家聊什麼呢?能不能引起共鳴呢?需要考慮。
當你生病的時候,別人卻在說搓麻將、帶孫子、旅游的話題,估計你不感興趣,如果有人關心你的病痛,並且給你帶來陽光,就會讓你“豁然開朗”。隨著心態的改變,壹切都會變好。
我的母親,常常腰酸背痛,因此結交了好幾個有類似問題的老人。大家閒來無事,就去做運動,貼膏藥,不亦樂乎。
與其回避病痛,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如敞開心扉,和病友聊天,並且在互相鼓勵中前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