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3-05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翻看最近的社交平台,#上海人正在排隊出國# #福建和兩廣出境游熱度狂飆#。
各大機場正在抓緊加密國際航線,前往世界各地的首團陸續出發,甚至,第壹批出境自由行的游客已經回家了。
在全國人民“喜迎報復性出游”之際,我們不禁好奇,那些以“小京都”“小奈良”“小巴黎”而著稱的國內網紅打卡地,會不會面臨關注度的滑坡,成為朋友圈鄙視鏈的底層?那些日常“假裝在國外”的博主們都怎麼樣了?
壹
“假裝在國外”系列有多火
社交媒體所呈現的美好生活總在別處。但如果不出國甚至是足不出省,就能感受到異國風情,這事兒怎麼聽怎麼劃算。
之前,在社交平台上搶占流量高地的國內主要旅行目的地包括但不限於“小京都”“小奈良”“小巴黎”“小瑞士”。
“小字景點”泛濫。/截自小紅書
細數國內的“小字輩”景區,其門檻就像娛樂圈評選“小花”“小奶狗”壹樣苛刻。
要麼形似——
確實有不少特征相似的建築物、動植物或者其他自然景觀。
叁兩座寺廟、壹片真假難辨的櫻花或者楓葉林,間或點綴著盞復古小燈籠,“小京都”便實至名歸。
湖南小京都”。/圖蟲創意
白牆配藍屋頂,石頭台階配路邊野草,“小聖托裡尼”的風味也瞬間漂洋過海來到了游客身邊(至少是鏡頭前)。
要麼神似——
拍游客在選大光圈虛化背景,在可以精修、調色、切換濾鏡的互聯網上,稍微有點素材就有機會和景區原址博壹個不相上下。
在街邊咖啡館點上壹杯冰美式,乍壹看“小巴黎”“小首爾”的chill氛圍拉滿,實際帶著 Mac“紡織ppt”,隨時隨地為甲方服務的氣勢也烘托到位了……
反正壹切不方便去的熱門國家或城市,在國內不同的地方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找到“平替”。-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