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04 | 來源: 菠蘿因子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深夜八卦 | 字體: 小 中 大
日前多家日媒發布消息,日本知名作曲家阪本龍壹離世。阪本龍壹的晚年壹直在與癌症做斗爭,繼2014年被確診為咽喉癌後,2021年又被確診為直腸癌,盡管如此,他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創作中,直到生命盡頭。
阪本龍壹所患的結直腸癌,在中國也是高發癌症,而且近年發病率還在升高,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關於它的預防和篩查,今天給大家分享幾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功教授的建議。
菠蘿:近年很多癌症的發病率都在下降,但結直腸癌壹直在增長,這是什麼原因?
陳教授:在中國癌症中心去年公布的數據中,腸癌發病率已經超越肝癌、胃癌,排到第贰。
腸癌的發病因素很復雜,可能跟飲食、運動、基因遺傳都有關系。
從飲食上來說,壹般認為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可能對腸是不利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吃壹些含纖維素的食物。
平時在生活中,壹定要多做運動,盡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體重指數(BMI)。不單是腸癌,也適用於其他所有疾病的預防。
另外,比較肯定的影響因素是遺傳因素。但大概只有3%~5%的人會有遺傳的林奇綜合征或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這些典型的遺傳病史的患腸癌的風險就特別高。
但從根本上來說,我們不知道到底為什麼很多腸癌會發生,所以沒辦法做到很好的壹級預防,但是腸癌比較好的方面就是可以做贰級預防。
贰級預防就是早期發現,剔除壹些癌前病變的因素,所以篩查非常重要。
現在腸癌是唯壹通過篩查能夠降低發病率的癌症。因為腸癌有壹個癌前疾病階段,就是腺瘤息肉這個階段。只要篩查到腸癌的癌前病變,然後像割韭菜壹樣,冒出頭來就把它割掉,它就不會開花結果。
菠蘿:腸癌的篩查應該從多少歲開始?具體怎麼篩?
陳教授:從國家層面,篩查要講費效比,也就是效果和成本的關系。美國推薦50歲做篩查,其實是因為他們的腸癌中位發病年齡是在74歲左右,因此篩查定在這之前的20年。
現在中國的推薦是,如果沒有高危因素(即有遺傳背景或者已經出現壹些腸道不適症狀的人群),也是50歲做篩查。但我國現在中位發病年齡比美國要早,所以我個人覺得可以早點篩查。這些胃腸道的惡性腫瘤,壹般的檢查是查不到的,所以壹定得做胃腸鏡。尤其是腸癌,做了腸鏡發現了息肉很容易處理。
我覺得每壹個成年人應該把做壹次胃腸鏡當作自己45歲的生日禮物。
中國主要發病的高峰集中在東南沿海,好多病人是家庭跟單位的中堅力量。從自我健康管理的角度,只要你覺得你在家裡是壹個不可或缺的角色的話,就應該早點去做篩查。
按照國家的標准,我們的篩查是先做問卷調查,看有沒有危險度,有危險度的和沒有危險度的人群是不同的篩查方案。
做完問卷就做大便潛血檢測,試紙可以寄到家裡,每人自行檢測壹下自己的糞便,再寄回到實驗室,如果有陽性,就到醫院去做腸鏡。
但如果有條件,我會建議從來沒做過腸鏡的人,第壹次篩查就直接做腸鏡,從個體的角度那是最好的。
做腸鏡的間隔,大家記住壹個簡單的規律:“1-3-5-10”。根據第壹次腸鏡的結果來判斷下壹次什麼時候,只要有息肉每年做壹次。沒有息肉了,又沒有家族史,那麼就3年、5年、10年這樣來做,後續間隔逐漸增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