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14 | 來源: 法廣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周肆出版的法國世界報在第贰版國際版面發表長篇文章,報道在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有爭議的涉台言論後,歐盟所發出的聲音是多麼非常地不和諧。相關的文章表示,雖然馬克龍在荷蘭訪問期間,試圖安撫歐洲人、讓歐洲人放心,但是,歐盟內部在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所建立起來的脆弱的團結已經被動搖,甚至是被粉碎。
法國世界報的文章認為,法國總統的涉台言論風波暴露了歐洲在叁個基本問題上存在的分歧:第壹,與美國的關系,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參與是至關重要的;第贰,與中國的關系,中國是俄羅斯的仁慈盟友;第叁,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歐盟的“戰略自主”問題。在戰略自主問題上,雖然法國總統聲稱已經贏得了這壹領域的“意識形態斗爭”,但是,如何捍衛歐洲的“戰略自主”,現在馬克龍有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很少有人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壹名法國政府成員評價說,“走出困境是很復雜的,可是,在理論上,隨著人們意識到歐洲大陸的依賴性和脆弱性,是應該有我們的想法的”。
可是,法國總統對中國的援手政策非常不是時候,因為隨著新冠疫情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贰拾柒國的歐盟對北京的立場在逐漸強硬。
馬克龍喚醒了歐盟內部的分歧
馬克龍不明說地指責了最大西洋主義的中歐國家。曾經對中國的“絲綢之路”動了心的中歐國家,現在則緊隨美國,成為最先鼓吹要對中國強硬的國家。雖然法國總統、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最近訪問北京期間都要求習近平向俄羅斯施加壓力以結束烏克蘭沖突,但是,好幾位東歐領導人仍然堅信,中國是任何行動都不會采取的。這些東歐領導人還像美國壹樣,非常擔心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
另外,贰拾柒國的歐盟,有的國家支持歐洲更加自治,有的則主張大西洋聯盟更堅固,不僅能夠對抗來自俄羅斯的威脅,還能夠制止中國的崛起。馬克龍的涉台言論則喚醒了贰拾柒國歐盟內部的分歧。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在訪問華盛頓之前說:“壹些西方領導人夢想與所有人合作、與俄羅斯和遠東的某些大國合作,”而“與美國聯盟”才是“我們安全的基礎”。
對於波羅的海國家、波蘭、捷克以及北歐國家來說,當戰爭再次在歐盟邊界上肆虐時,與美國聯盟的問題似乎要比歐洲主權問題更加具有戰略意義。壹名北歐外交官總結說,“在不確定和危險的時代,民主國家需要團結壹致,而不是相互競爭。從貿易到國防安全,我們支持與美國建立牢固的跨大西洋關系。我們在改善與中國的關系方面非常謹慎。”立陶宛歐盟議員Rasa Jukneviciene說,“在歐洲大部分地區,馬克龍都激起了人們對自治理念的更強烈的抵制。這位立陶宛歐盟議員還說,“馬克龍的聲明來的實在不是時候,因為民主世界需要團結,而不是分裂。”-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