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05 | 來源: 英國那些事兒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話說,如果有這樣壹份工作:薪水比過去高40%到60%,每月只上10天班,剩下20天都在游泳沖浪和爬山,只是工作地點在離家1.5萬公裡的外國……你會如何選擇?
或許有的人要反復斟酌才能做出決定,但對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的醫生們來說,這是壹個幾乎不需要過多思考的選項。
最近,NHS裡近叁分之壹的醫生在考慮這份工作,遠赴澳大利亞黃金海岸,過上背井離鄉“上壹休贰”的日子…
說起來,這本是澳大利亞壹場針對NHS的精准挖人行動,但問題的根源還是出在NHS自己。
NHS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公立醫療體系之壹,承擔著保障英國全民公費醫療保健的責任。擁有醫生12.8萬,護士34萬,管理人員3.5萬,加上其余雇員,醫務工作者總人數超過了100萬。
就是這樣壹個龐大的公立醫療體系,最近幾年壹直內部問題不斷。
根本症結歸結起來就叁個:
工作太累,責任重大,薪水還低…
為了爭取加薪和休假,這些年裡,NHS各部門醫務工作者沒少鬧罷工。
去年12月,NHS爆發了史上規模最大的護士罷工,近10萬名護士參加罷工,要求漲薪19%。
今年2月初,占據NHS裡的醫生人數壹半的初級醫生們也宣布罷工,要求漲薪35%,以應對超過10%的通貨膨脹率。
由此爆發了NHS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上百萬英國病人的看病就診受到影響。
不久前,政府好不容易談妥了NHS部分雇員的漲薪要求,同意先漲5%。
不過,這批漲薪的雇員並不包括初級醫生和護士們,他們的加薪談判還在繼續。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壹向缺人的澳大利亞醫療系統突然斜刺裡殺了出來,
他們通過壹家名為Blugibbon的醫療招聘公司,在英國多個媒體和平台上放出了招聘廣告。
身處困境中的NHS初級醫生們頓時眼前壹亮。
廣告的標題相當露骨,直接把招聘目標瞄准(电视剧)了NHS的初級醫生們:
“感受到了Adam Kay醫生的痛苦嗎?來澳大利亞吧!”
Adam Kay醫生曾是NHS的壹位初級醫生,他曾根據自身真實經歷寫了壹部名為《疼痛難免》(This is Going to Hurt)的書,還改編了同名電視劇。
《疼痛難免》以Adam Kay醫生的第壹視角,用幽默的筆觸講述了NHS初級醫生的工作經歷,全方位吐槽初級醫生“工作累,責任大,窮得要命”,堪稱英國版的“醫學生勸退指南”。
那麼,如果大多數英國初級醫師都體會到了Kay醫生的痛苦,澳大利亞又能提供什麼樣的出路呢?
招聘廣告的具體內容是這樣寫的。
除了第壹條是硬性要求,其余都是能獲得的待遇和福利:
必須是英國醫學院畢業醫生(研究生肆年以上),有急診室經驗。
每月排班10天,余下20天可沐浴在陽光裡旅游,游泳,沖浪 (澳洲醫院壹個排班大概8-12小時)
每年24萬澳元(12.7萬英鎊,110萬人民幣(专题))
需要至少簽12個月
提供住宿
簽12個月就能額外獲得5000澳元的簽約獎金…
雖說這是壹則比較籠統的招聘廣告,但大致意思已經很清楚了:
英國NHS的醫生們,來澳大利亞當醫生吧!
錢多,活少,環境好!
而在老牌雜志《英國醫學期刊》的官網上,澳大利亞的醫學招聘機構掛出了眾多的具體職位。
比如這個位於布裡斯班的急診醫生,除了類似上面的這些招聘,幾乎每壹段開頭都不忘拷打壹遍NHS。
“受夠了NHS吧?在我們這兒疼痛是可以避免的……”
“Adam Kay醫生那部《疼痛難免》的書以及同名電視劇,點出了為NHS工作的巨大壓力…”
薪水壹年13萬英鎊,每月上10天,剩下的20天盡情游泳,旅游,和沖浪……
先不說每月20天的休假,單就薪水而言,就不是NHS能比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