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27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作 者丨边万莉
编 辑丨周鹏峰
图 源丨图虫
" 为什么支付后显示的店铺不是我消费的那家呢?"经历过多次相同的情形后,周女士感到困惑不已。其实,这极有可能是遇到了跳码。
何为跳码?跳码是支付领域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技术手段,将刷卡的 A 类商户(标准商户)变为 B 类商户(优惠类)或者 C 类(公益类),然后再报送银联系统,从中攫取利益。
随着年报季的落幕,拉卡拉、国通星驿、嘉联支付、海科融通等支付公司相继 " 自曝 " 跳码,并在财报中披露了更多细节。一时之间,再次将跳码的话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广受关注。
秘而不宣的 " 普遍现象 "
4 月 18 日,拉卡拉发布关于重大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 公司在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公司已按照相关协议将涉及资金退还至待处理账户。本次重大事项以及后续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谨慎决策。"
这就是行业内俗称的跳码,是一种违规操作。公告一出," 拉卡拉自曝跳码 " 便引起支付行业的一片震动。对于拉卡拉自曝的原因,众说纷纭。
在支付行业大多数人看来,跳码可以说是行业普遍现象,并非什么新鲜事,甚至可以说 " 不跳码不正常 "。但是,拉卡拉为何自曝,耐人寻味。一位前支付行业人士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次涉及到的支付公司可能还不止拉卡拉一家。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半个月时间内,海科融通、国通星驿相继自曝跳码。
4 月 20 日,海科融通母公司翠微股份(603123.SH)的控股子公司海科融通在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的情形,海科融通需按照相关协议分批次将涉及资金退还至待处理账户。
4 月 28 日,国通星驿母公司新大陆(000997.SZ)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国通星驿在开展收单业务过程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的情况,国通星驿已按照相关协议将涉及资金退还至待处理账户。
为什么支付公司甘愿冒着违规的风险进行跳码?自然是不菲的利益在驱动。相比于秘而不宣的跳码违规行为,行业人士显然对跳码金额更为关注。
自曝跳码后,支付公司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由跳码产生的退还资金最高的接近 14 亿元,占利润比例高达 -208.94%。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退还金额是对多年跳码所得的累积,一般可追溯近 2-3 年所得,更早跳码所得大概率依据交易量按比例罚扣。
具体来看,拉卡拉发布的年报显示,2022 年营业外支出 13.96 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105.96%,主要是受待处理资金影响。
翠微股份年报显示,营业外支出 5.12 亿元,相比于去年变动比例 23415.56%,营业外支出增加主要系本期应退还待处理资金计入当期损益所致。
就跳码事件处理情况,国通星驿母公司新大陆在答投资者问时表示,国通星驿公司已按照相关协议将涉及资金退还至待处理账户,并且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一次性冲减 2022 年当期损益。而据其年报,营业外支出 7.56 亿元,占利润达 -218.94%。-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