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7-08 | 來源: 潮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健康新聞 | 字體: 小 中 大
7月5日晚,歌手李玟的家人通過社交媒體宣布,李玟於7月2日在家中輕生,送醫後壹直昏迷,最終於7月5日離世。據媒體報道,李玟數年前患上抑郁症。患病以來,李玟壹直想努力戰勝病魔,可近日病情急轉直下。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壹項報告“抑郁及其他常見精神障礙:全球健康評估”估計,全世界約有3.22億人口在受抑郁困擾,占全球人口的4.4%。
回到我國,2022年8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等共同發布了壹份《2022國民抑郁症藍皮書》。據藍皮書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患抑郁症人數9500萬,已經將近1億,這意味著每14個人中就有1個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是壹種什麼樣的感覺?大家說的“我抑郁了”,是壹種抑郁情緒還是抑郁症?當抑郁症狀出現時,我們應該怎麼做?身邊的人應該怎麼做?
視覺中國 供圖 (圖文無關)
“誰能治好我的神經衰弱 ,我可以壹輩子做牛做馬報答他”
“我曾經是壹名抑郁症患者。”今年46歲的李鳴(化名)坦然地跟潮新聞記者說,“但現在走出來了。”
李鳴說自己是壹個完美主義者,事情壹定要做到最好,不懂、不會在自己身上是不能發生、不能存在的。
初叁,壹個懵懂的年紀,那時,他就對自己有了這樣的暗示:“我很優秀,壹定要做到第壹”。因為家境貧寒,他覺得自己身上背負了責任,每到周末,便會出去打零工,給家裡掙錢,“我當時甚至已經有了家國情懷。”
很快讀了高中,他覺得那時候他就開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做事情變得很專注。上完化學課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看著中巴車外的田野、樹木,都覺得那些是原子、分子。“因為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裡,學習也調成了‘專注’模式’,我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在高考時還是當地的第壹名。”李鳴說。
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病了”,就是感覺與周邊的人以及外面世界格格不入。大學裡他變得自卑,敏感,完美主義和理想主義就是這樣,只要有壹天不如意,腦子裡的內耗就加重。他很清楚這是神經衰弱,並伴有輕度抑郁。
“大學肆年,抑郁並不是每天伴隨的。”李鳴告訴記者,他所理解的抑郁就是認知障礙和情緒障礙,當與外部世界尤其是周圍的環境中不能友好溝通時,對個人成長是很不利的。此外,由於抑郁和精神內耗造成的神經衰弱方面的症狀是李鳴最擔憂的。
他曾在日記裡寫到:“誰能治好我的神經衰弱,我可以壹輩子做牛做馬報答他。”
當然,醫治神經衰弱,壹般是去心理科或睡眠科的。“無論在校醫務室還是杭州的大醫院,我很亢奮,那些醫生都說不過我,因為道理我都懂。”李鳴說,印象中吃過兩叁種谷維素類的藥。
“工作後也經歷過曲折,總之故事是講不完的,盡管現在我沒有抑郁了,可能是時間的療愈,也可能是認知的提升吧。”采訪中,李鳴強調,神經衰弱的頑症仍然困擾著他,記憶力下降,腦力不夠用,睡眠和腸胃也有問題。“這些都是生理疾病,我也不在乎它了。我想告訴年輕的朋友,當你的人生走在正確的軌道上,當你每天白天保持滿滿的活力,你是能睡好覺,有精氣神的。”
李鳴最後說,他沒有放棄對抗身體與精神的不適,所有智者都是泥淖裡爬出來的。
抑郁症不是情緒,寬慰或許毫無用處
很多人覺得,抑郁症是壹種情緒,不開心、多愁善感、矯情、抗壓力差。-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