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2-01 | 來源: 都市快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我真的快要受不了這個嗡嗡聲了!”近壹個月來,35歲的張先生出現嚴重耳鳴,晚上睡不好覺,甚至導致聽力下降。
他去醫院耳鼻喉科做了檢查,醫生發現他的鼓管被積液浸泡已久,已經導致中耳炎了,才會出現這些症狀。
哪裡來的積液?自己沒有去游泳,耳朵也不曾進水。後來,經過耳鼻喉科醫生提醒,張先生才恍然大悟。這個積液竟是胃食管反流上來的胃酸!
邊工作邊吃飯
胃酸從耳朵裡冒出來
張先生百思不得其解,胃酸怎麼會跑到耳朵裡?前不久,他來到杭州市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葉蔚主任中醫師的診室。
葉主任表示,胃食管反流嚴重的病人不僅會使反流物進入咽喉和氣管,甚至會到達鼻腔、中耳等部位。張先生的情況,正是反流物經過咽喉部,到達咽鼓管,從而引起中耳炎。
仔細問診後發現,原來,張先生平時的工作壓力較大,飲食不規律,有時候工作忙起來就壹邊工作壹邊吃飯,隨便吃兩口就打發了。等到忙完了,往往已經到了晚上,錯過了飯點,他經常會叫上叁伍好友去吃燒烤配啤酒。也正是因為這些習慣,導致他出現了大大的“啤酒肚”,體重也逐年增長。
“肝屬木,脾胃屬土,如果肝氣不舒暢,就會使肝木橫逆克脾土,肝氣原本應該上升,但現在卻橫逆了,就像河水中有壹塊木板擋住了,水流無法通過壹樣。”
葉主任作了壹個形象的比喻,他說,另壹方面,肝氣橫在了胃中,本應下降的胃氣也被阻擋住。胃氣無法下降,只能朝上流動。胃本來應該下降,但由於通道被阻塞,它只能朝上移動,胃本應下降,但現在只能朝上移動。胃以下降為和,但由於胃氣上升,出現了打嗝、嘔吐和反酸等症狀。
“門診中遇到像張先生這樣的患者不少,他們往往有個共同點,都是工作比較繁忙,吃飯不太規律。”葉主任說,人在精神比較緊繃的情況下吃飯,進入到胃的食物往下輸送能力變差,不論是壹邊吃飯壹邊處理事情,或是吃飯後缺乏休息,壓力過大容易讓人肝氣郁結、肝火內郁。這也是中醫所說的“肝胃不和、胃失和降”,這時就應該“泄肝和胃”,胃氣、肝氣壹起調理才能解決問題。
葉主任提醒,吃飯的時候不要壹心多用,讓腸胃可以慢慢地把食物消化吸收。另外,吃飽飯後也可以簡單地小憩或散步,身心放松的狀態下都會有助於胃的消化。
情緒和胃食管反流密切相關
在我國,胃食管反流患病比例約為7.69%,並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為什麼現在會有那麼多人有胃食管反流病?
葉主任介紹,胃食管反流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飲酒、肥胖、年齡、藥物影響和遺傳因素等。當腹壓、胃內壓增高時,如便秘、妊娠、慢性咳嗽、胃排空減慢等,也會促進胃食管反流的發生。
“還有壹個高危的誘因,其實是我們大多數人容易忽視的。”葉主任提到,胃食管反流病大多數與情緒相關,這類患者多半是性格比較急的,比較追求完美。胃這個器官是能夠反映人們情緒的,如果壓力比較大、情緒緊繃、緊張就容易導致我們肝氣郁結,甚至會對我們的脾胃造成影響。
“對於這類患者,壹定要多關心他們的壓力來源,除了藥物治療外,也要鼓勵他們找到舒緩壓力的方法,把生活步調放得緩慢壹些。”
睡前2小時不建議進食
葉主任表示,診斷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通過臨床表現和胃鏡檢查,必要的時候進行食管測壓和24小時食管pH監測。胃鏡檢查可以直觀地看到食管黏膜的損傷情況,是診斷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確的方法,同時可以排除其它導致反流症狀的疾病。
目前臨床上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葉主任表示,飲食及生活方式調整,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礎。壹般通過抑制胃酸、促進胃動力以及服用中和胃酸的藥,能很快緩解症狀。胃食管反流通過中西藥結合治療,有壹定的優勢。首先可以減少長期服用西藥造成的副作用,其次不僅能緩解身體的不適感,還可以抑制胃酸,同時可以緩解病人的情緒、減緩壓力、調理肝氣。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胃食管反流病?葉主任建議,飲食方面,平時避免高脂肪、高糖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少辛辣刺激飲食,飯後不要立即進食水果和湯,少喝濃茶、濃咖啡,少吃巧克力、油炸食品、冰淇淋等高脂高糖零食;少吃堅硬、粗糙的食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