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2-15 | 來源: 極晝工作室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編者注:本文來自讀者投稿,內容整理自搜狐號“極晝”。原文曾發布於微信公眾號“極晝工作室”,後被作者刪除。
夜幕降臨,廣州南沙區蕉門水道旁,數拾家攤位的霓虹燈照亮整條堤岸。檸檬茶、炒粉、鐵板魷魚,沿著兩公裡的LED招牌走上壹圈,在燒烤架飄出的煙霧中,很容易辨認出梁建東。
打過發蠟的油頭,銀色腕表,襯衫配西褲皮鞋,閃亮的LV皮帶扣在腰間,這是他做地產中介的標准著裝。相比裝束,更顯眼的是身後的紅字招牌——落魄中介茶檔。起初,梁建東起這個名字是為了攬客,博人眼球。如今,他覺得用“落魄中介”形容自己再貼切不過。
過去壹年,售樓業績為零,被虧欠的傭金也因開發商暴雷不知去向。房貸、車貸和逾期的信用卡擺在眼前,最近他決定離開地產行業,專靠擺攤為生。
今年九月,廣州市出台“認房不認貸”政策,在壹線城市中率先放松限購。部分區域有回暖跡象,但多數購房者仍在觀望。樓市寒冬,作為從業基數最大的群體,像梁建東壹樣的中介小哥擺起了地攤,用賣房的話術推銷手打檸檬茶,似乎跟上了新的風口。
圖、文、視頻| 呂萌
剪輯| 沙子涵
編輯| 陶若谷
堤岸路上的夜市壹條街。
經典粵語歌從音響裡傳出,居民沿街漫步,挑喜歡的小吃落坐。梁建東的攤位在中間最好的位置,切檸檬,碎冰,放茶,他動作嫻熟。得知壹位顧客是萬科的業主,梁建東攀談起來——“這個小區是19年開盤的,當時很火,我們在這賣了30多套房。”整個南沙區,樓盤的具體位置,小區戶型結構,周邊配套,他背得太熟了。幹了7年中介,這些都是基本功。
中介公司大廳裡沒有椅子,100多員工,壹手捂著耳朵,壹手拿著電話對接客戶。嘈雜聲中,梁建東每天要打400多個電話推銷樓盤。高峰期同時對接6個客戶,來不及帶看的,隨手就分給別人了。番禺區開工廠的老板,想買公寓做租賃投資,看了壹次房,第贰天就買了。60多萬壹套,老板壹口氣買了5套,梁建東掙了10萬傭金。
盡管沒見到2019年的梁建東,但從回憶這段經歷的自豪感不難看出,那時他對未來充滿期待。廣州南沙區自貿試驗區建立後,陸續推出打造“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的政策,投資客源源不斷。
梁建東沒算過每個月的具體收入,但名牌西服是必備的,高檔襯衫出了新品就要買,出去吃飯,每周少不了幾千塊。買了輛車,又借了錢,在老家買了80萬的房子。 “那時候很瘋狂,用錢用得厲害。”梁建東業績壹直不錯,2019年做上主管,組員有訂單成交,他就有提成,自己也在不斷拉客戶,“以為貸款很快就能還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